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五中高层年内相继离职 工银瑞信业绩乏善可陈

作者:郑漱石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17 20:01:14

摘要:五中高层年内相继离职 工银瑞信业绩乏善可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漱石 北京报道

   据Wind统计,今年初至12月15日,工银瑞信旗下仅有2只基金复权净值增长率超过10%,而复权净值增长率为负值的基金多达4只。今年是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成立5周年,虽然目前在资产管理规模上位列所有公募基金的第10名,但在规模前10位的基金公司中,工银瑞信的业绩却有些拿不出手。
詹粤萍或转战私募
    上半年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戴勇毅、权益投资部总监杨建勋、副总监张翎、研究部副总监司晓晨相继离职,杨建勋和司晓晨继续留在公募基金行业,分别加盟了大成基金公司和天弘基金公司,张翎则加入私募基金,创办了上海明河投资,戴勇毅出走私募则较为高调,尚未发出离职公告,网络上已经能够搜索出他的私募基金在招聘人才。
    记者获悉,研究部总监詹粤萍也于日前从工银瑞信基金离职,而由国泰基金公司转投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何江旭已经就任公司投资总监,并执掌工银瑞信的旗舰产品——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詹粤萍的离职或许和何江旭的到任有一定联系。长期以来业内一直流传一种说法:在工银瑞信当研究员是最舒服的。具体表现为推荐个股和撰写研报的压力要比其他基金公司小很多。“何总来了之后对研究员要求非常严格,可能他对大家的状态不太满意吧。”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何江旭严谨的风格造成了公司内部一部分投研人员的不适应,这其中就包括詹粤萍。
    至于詹粤萍离职后的去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应该是去私募吧,因为她先生就是做私募基金的。”在天相投顾截至三季度末的基金公司综合评级中,工银瑞信最近一年和最近三年的收益率排名都在15名之后,与其资产管理规模并不相符。
    从历史脉络上看,工银瑞信基金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不乏优秀人才的加盟,从江晖到近期离职的詹粤萍(原博时基金研究总监),再到新进入的投资总监何江旭,但是似乎每个人都难以在工银瑞信生根,这其中虽然有体制原因,但是公司内部是否也存在一些问题呢?
    “2009年公司的业绩不是很好,加上考核制度设计因素,可能造成投研人员的压力较大,此外,工银瑞信毕竟背靠工商银行,在很多问题上有一些国企思维。”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背靠大树好乘凉
    控股股东是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这使得业内对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有了这样一个评价:“他们有个好爸爸。”2005年末,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成立的第一个年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仅有39亿元,一年后近300亿元,2008年末的巅峰期,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过752.34亿元,在所有公司中规模排名第6。其单季度规模增加290亿元的“神话”至今仍在市场上传诵,以至于今年年中,工银瑞信双利债基募集140亿元的规模却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太大关注。
 大股东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这对发行渠道意味着什么,每个基金行业从业人员都非常清楚。“现在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发行费用占基金前端收费的70%,即便如此还要看银行脸色。”中邮基金总经理周克曾经和记者谈起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宁愿不去求一些不好说话的人。”
 在短期内规模冲进前10后,工银瑞信也遇到了每家基金公司都难以绕开的问题:业绩。在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巅峰期2008年,即便市场出现单边下跌,但公司股票型基金的整体收益在行业内排名仍然靠前。常言道,盛极而衰,在规模到达巅峰后,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就出现了滑坡,2009年,公司业绩整体下滑,运作超过一年的5只主动型偏股基金中,4只排在同类的后1/2。
 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工银瑞信的业绩确实乏善可陈,除了工银瑞信全球配置基金(QDII)排名同类基金第二外,有五只基金在同类排名中几近垫底。
 “工银瑞信真正的旗舰产品就是核心价值这只基金,从2008年年中上市首日至今的复权净值增长率已经超过了400%,其他做得好一点的产品多数为固定收益产品,我认为他们招何江旭过来也是看中他长期稳定的业绩,但是他能否对工银瑞信现有的投研体制作出改变,还需要观察。”北京一家券商的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

基金人物
何江旭品质专一受青睐

    套用一句流行语,基金业里,除了业绩,神马都是浮云。
    何江旭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1994年8月至1997年7月,于浙江金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任交易员。1997年7月至1998年5月,于君安证券任投资顾问。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于国信证券担任客户经理;2000年5月至2009年11月任职于国泰基金,2009年12月,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4月12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何江旭自2000年步入基金行业以来,至今一共管理过6只基金,其中4只回报略高于同类型基金,而两只则略低。对于一个有着期货、证券长时间行业经验的职业投资人来说,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可能更看重何江旭的另一个品质:专一。
    在国泰基金任职9年,这并不是每个基金经理都能做到的事情。饱受投研人员离职困扰的工银瑞信也许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记者获悉,对于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工银瑞信希望在公司五周年之际对其加以包装,使得这款拳头产品更具市场影响力。
    从以往的言论来看,这是一位注重长期投资价值,对风险把控比较敏锐的基金经理,管理国泰金牛时颇受投资者青睐,在研究总监和投资总监纷纷离职的情况下,何江旭能否担起重建工银瑞信投研体系的重任,还需观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2024上市公司ESG优秀案例征集及实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