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布局经济转型 核心主题再开申购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05 18:06:32
郑漱石/文
中邮核心主题上半年7个工作日的“闪电”募集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10月27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中邮核心主题将实施第三次分红并于10月29日恢复日常申购。随后的11月4日,中邮基金再发公告称,将于11月8日用自有资金1500万申购中邮核心主题。据Wind统计,自5月19日成立至11月4日,中邮核心主题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已经达到了24.02%。分析人士指出,市场上业绩优良的基金大多封闭申购,中邮核心主题打开申购,除了反映了对市场的看好,也让投资者能有机会分享股市下阶段的收益。而申购自家基金的举动,更是在向广大投资者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
抄底入场爽快分红
5月19日成立的中邮核心主题基金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不但在今年5月至6月成立的基金中名列前茅,与所有开放式股基比较,中邮核心主题的业绩也位居第一军团。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肖锋告诉记者:“如果投资者判断市场已经有牛市迹象,那么中邮系的风格化基金是他们的最好选择。”
在中邮核心主题近期公布的三季报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基金经理刘霄汉自基金成立以来的投资逻辑。机械、医药、消费、有色成为了中邮核心主题的四大投资主线。刘霄汉告诉记者:“主题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主题萌芽、主题形成、主题实现和主题衰退。”
三季度,上证综指维持区间震荡格局。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连续加强,措施日益严厉,板块出现持续调整,相关行业也处于弱势;具有稳定增长预期的大消费品板块,受到市场追捧,餐饮旅游、纺织服装、航空等板块表现较好;另外,在“全民医疗覆盖”、“通胀”等主题因素的刺激下,医药、农业、保险等板块表现出色。
在此情况下,刘霄汉始终保持了接近90%的仓位,鲜明地表现出中邮系高举高打,积极进取的一贯风格。也许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的一句话最适合作为其风格的注脚:“如果大趋势不好,那我们就别投资了。但是如果大趋势是好的,我何必在意这种小的择时收益。”
刘霄汉告诉记者:“我们四季度的仓位肯定还比较高。将继续重点持有国家政策扶持,并具有资源属性的相关品种;增加配置煤炭、机械装备、建筑建材等低估值品种。另外,根据市场形势及估值变化动态配置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
在基金净值不断攀升的同时,刘霄汉也毫不吝惜地对投资者三次分红。在成立以来的5个多月中,中邮核心主题三次向投资者分红,特别是10月29日为权益登记日实施第三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0.60元。
不放过历史机遇
对于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投资界的共识是:经济转型将会加速。而近期推出的地产政策、货币政策等等,都给了投资者一个感觉:乱。
中邮基金认为,“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在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和促进区域发展。内容将主要集中在保障性住房、国民收入分配、城镇化、新兴产业、社会保障、民间投资、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其中,新兴产业是重中之重。
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经济学人》杂志中国峰会上,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中国在2011-2015年间的GDP平均增长率将为8.2%。
对此,中邮基金研究部人士认为,短期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是企业回补库存和消费、出口增长超预期;中期内,保障房建设加大力度、企业在传统和新兴领域更新设备投资、“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地方投资热潮将给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动力;长期来看,中国向中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城市化浪潮向二、三线城市的扩散和在一线城市的深入,以及居民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持续繁荣,保证了中国经济的趋势增长率在未来5-10年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至低于8%的情形。
分析人士指出,美日欧等经济体处于复苏后的二次回调过程,明年初可实现再度回升,货币和财政政策过分宽松,使得投资者选择股票等风险性资产的意愿走强,这使得新兴国家资本市场在本国工业化和外部资本流入的双重推动下将持续良好的表现。“良好的基本面和宽松的货币面为企业盈利和股票价格在中期提供了较充足的上升动力。”上述分析师表示。
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今天,有专家预估以目前的基建规模和“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投资热潮估算,2011年的经济增长仍需要偏宽松的财政政策支持。2011年新增信贷7万亿左右,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率在15%附近,中央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在1万亿左右,将能保证经济增速,并给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留下一定空间。而且人民币进入升值上行通道也已经有了共识,加息所带来的资产重估和股市的上涨,已经无需过多验证。
对此,中邮的基金经理们对未来的股市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小盘必胜大盘。中邮的投研人员认为,目前就中小板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来看,目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7.95倍,较2008年低点的13.42倍溢价33.8%;而中小板指数估值溢价为109.1%。二者估值比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的2.34,这比2010年4月市场下跌前的1.82还要高出很多。对于投资人来说,不能享受中小股票估值,也就与结构性牛市擦肩而过。
最后,刘霄汉表示:“四季度政策紧缩与经济扩张的矛盾、人民币升值与出口增长的矛盾更为突出。由于全球和国内流动性充裕,资产类公司面临着资产重估的机会。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我们将以寻找主题性投资机会为主,包括以下行业:具有资源属性的煤炭、黄金、有色、地产行业;成长性确定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人民币升值直接受益的航空、造纸等行业,具有消费升级属性的家电、汽车等行业。在基金操作中,我们将着眼于从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长期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逐步吸纳具有估值优势的稳健品种以及成长性突出的中长期优势品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