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人保馆:世博园里的“熊猫馆”

作者:赵岩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0-22 20:34:34

摘要:人保馆:世博园里的“熊猫馆”

  

        世博会是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就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159年来,世博会偌大的园区却从未出现过一家金融企业的身影,直到上海世博会。
    如今,接近尾声的上海世博会,红色的人保馆仍在不断迎接大量的参观者,成为园区中最神秘、稀有、备受瞩目的“熊猫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中国首次举办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让我国保险业第一次有机会为世博会提供保险保障,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和提升搭建了平台。
世博首设金融馆
    “围栏内面积3.28平方公里,占地总面积5.28平方公里;4年的建设期,持续184天的展览期;预计7000万人次,日均40万人流量;242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参展,42个自建馆、42个租赁馆和11个联合馆,东道国馆,省区市馆和企业自建馆,以及55个新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人保馆馆长沈觉文对自己的职责如数家珍。
    2007年末,中国人保成为上海世博会保险全球合作伙伴,针对当年底开工的世博演艺中心、“一轴四馆”等工程,建设期保险安排进入实质操作阶段。2008年3月,中国人保财险正式签订上海世博会工程项目建筑安装工程保险及对应责任保险两份保单,世博会主体工程项目全面纳入保险保障体系。
    “承保不是终极目的。”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认为,通过安排全面的保险保障方案,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在确保世博会运营安全的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保险行业形象,提升中国保险业的服务能力,才是更为重要的。
    为此,中国人保集团在世博园中兴建了自己的独立展馆——中国人保馆,在那里游客不但可以亲身体验各种模拟风险,还能分享应对风险中“爱与分担”的故事。
    中国人保馆长50米、宽20米、均高7.5米,安静地屹立于世博园浦西D片区。作为整个中国保险业的代表,他们这次的现身可谓身兼多职。不但要展现自身的历史和成绩,更肩负着向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中国保险业辉煌成就的任务。
    “从内部看,人保馆是一个一轴两翼三区的高科技展厅,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功能非常齐全。”沈觉文介绍说,中国人保馆占地1760平方米,建筑面积830平方米。展馆的北立面用LED灯组成巨大的红色“PICC”字样,展馆内部由“一路同行”、“寻保之旅”、“爱与分担”三个展区组成。
    在“一路同行”展区,首先眏入眼帘的是大厅中央的“钻石圆环”,环绕在从穹顶直泻而下的光纤水帘四周,钻石与光纤水帘在灯光的眏衬下,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在这里,只要轻轻点击电子触摸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遇到风险时如何避险、以及如何利用保险机制进行风险转嫁等内容就会展现在眼前。
    “寻保之旅”展区的风险体验剧场是整个中国人保馆的展示核心所在。这个剧场由一个地震平台和100平方米的四面环幕组成。借助知名导演史蜀君、赵均江拍摄的视频作品,剧场模拟再现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火灾、雪灾等灾难实况,以展示灾难的毁灭性,让参观者体验人类面对灾难时的无助心情。
    “保险产品无形,最忌教条,我们希望通过观者的亲身感受来体验灾难,来感受保险力量,让体验剧场告诉参观者,在灾难面前,唯有爱与分担,才能创造美好生活。”沈觉文熟悉场馆的任何角落,也喜欢向周围的人介绍这个引以为傲的场馆。
半年的保卫战
    另一方面,沈觉文坦言,参与保障世博会是中国保险业的第一次,大家都缺少经验,只能从历届世博会中汲取经验。
    在半年的展示中,上海走过连绵的梅雨季节,又迎来高温,尤其进入8月份,随着多种灾害天气的到来,创历史纪录的参展方阵、长时间的集中展示、密集的人流物流,再加上高科技展品等风险因素,世博会使保险业面临空前挑战。
    “与北京奥运会保险不同,上海世博会开创了我国政府大型活动项目实施强制保险的先例。”沈觉文介绍说,按照国际展览局规定和世博会惯例,参展者必须投保主办国法律范围内的保险、四类国际展览局要求的强制性保险,此外参展者还可以选择性地投保商业保险。
    “我们推出的法定保险、规定保险和商业保险三个保障层次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将对世博会运营期的风险形成一个无缝的保障计划‘安全网’。”沈觉文说。
    其中,法定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及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其余3项属于社会保险范畴,通过社保基金来承保。
    规定保险包括综合责任保险、建筑安装工程保险、财产保险、展品和艺术品保险等4项,是世博会组织者对参展者或其他参与方提出的最低保险要求,也是上海世博会保险的主体组成部分。中国人保财险独家承保了综合责任险,其余三种保险由组织者推荐的共保体承保,人保财险为首席承保人,履行出单职责。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灾害来临之前我们做好最大力度的防范,灾害来了我们全力救灾,时时处于备战状态,未雨绸缪,这也正是保险的作用。”沈觉文说。
   “考虑到世博保险服务特殊性、复杂性、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在分析了世博运营期间每个时段、每个区域、每个场馆、每个流转环节等因素后,世博保险在世博园区内合理设置了5个服务网点,每个服务点配备2名以上驻点服务人员。”沈觉文说,同时,世博运营指挥中心设有保险席位,加强第一时间的协调和应急处理,力争做到园区内在人流高峰期从接报案至到达现场15分钟内完成。
世博契机
    “每天我们都有专门的派出人员在园区里排查隐患,协同管理人员做好防范,争取无事故、无伤害、无投诉的最优目标。”沈觉文说,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半年的尝试和实践,世博会将带给中国保险业一个全面的提升。
    沈觉文把记者带到馆内一块专区中,指着一条宣传语说:“我们根据市场的变化推出了新的服务和产品。因为一个更大的金融时代到来了!”
    事实上,中国已经进入全面的保险时代。
    金融人士普遍认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3000美元的阶段时,需求结构会有一个转折。而截至2010年,3000美元成为GDP的关键词。
    “这意味着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处于一个升级期,那么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资需求大大增加。”经济学者张文亮对记者说,对于保险消费而言,消费者未来的金融风险管理需求将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不仅需要基本的财务风险保障,同时还将追求个性化的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这种消费结构的升级将持续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
    金融专家金先生说:“我去参观了人保馆,可以看出,他们快速更新和调整了他们的产品线,这正是符合目前行业发展规律的。所以我想,他们依托这次展览也想向全球人民表示:人保准备好了,中国的保险业也准备好了。”
    人保集团财险公司客户服务部的相关领导人印证了金先生的推论。“对保险业来说,世博保险的意义不在于赚取利润。”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表示,“一是中国保险业借此积累了大型展会的风险数据,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经验。二是在我们面向国际需求推销产品、开发产品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差距、查找不足。三是如此长时间的展期,人流大、参保主体多,对我们的服务能力将是一次高标准的检验,也是提升中国保险业整体服务水平的很好契机。” (赵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