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零记录 深圳保障房蜗行背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小瑛 深圳报道
位于深圳福田区梅林片区的梅山苑二期,是2008年开工的保障房项目。
10月13日,《华夏时报》记者在梅山苑二期工地上看到,总共规划建设5栋28层的楼,目前主体完工的有4栋,还有一栋尚在打地基。现场的建筑商告诉记者:“工程速度比较慢,整体完工要等明年。”
事实上,在以速度著称的深圳,涉及到保障房建设,梅山苑二期已尚属较快的工程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深圳计划安排20亿元用于保障房建设,建成5万套住房,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但直到现在一年已过去了9个多月,竟还没有一个保障房项目面向市场公开。
不仅如此,深圳2006年-2010年“十一五”规划中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4万套,至今才仅完成了1万套,不足总量一成。
深圳保障房蜗行
本报记者近期对深圳近年来开工建设的保障房项目调查发现,梅山苑二期开工近3年尚未完工绝非个案。
根据深圳已公布的住房保障年度计划,今年深圳计划建成5万套保障房,其中分配供应1万套,并发放5000户低收入户籍家庭保障性住房货币补贴。
有人士据此分析,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深圳保障房监管各部门岂不是会忙不过来?不过要是真忙倒也是好事,就怕根本就没事可忙,现在推出项目为零,到年底很难完成任务。
早在2006年,深圳提出“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保障房14万套、770万平方米的目标,其中2007年至2010年,深圳每年规划建设的保障房数量分别是2.5万套、4.58万套、3.38万套、2.23万套。事实上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只分别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了6006套、2726套和1500套保障性住房,与计划相差甚远。
2008年7月,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又公布,在这5年内,将建设保障性住房14.7万套,并提出力争在2010年基本解决全市户籍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一个比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之后落实起来却是冰火两重天。2009年保障性住房计划支出4.77亿元,实际支出2.78亿元,仅完成计划的58.3%,政府表示计划完成率较低主要是保障房相关前期准备工作进展缓慢。
深圳市住建局人士分析认为,2009年,深圳市计划供应土地360公顷,实际供应土地220公顷,完成计划的61.11%;其中,保障房用地为“零供应”。
谁来监管
保障房数量庞大的计划,让市场产生了极大的错觉,认为巨量保障房将对商品房市场产生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购房者的置业规划,但实际的结果却总是令人失望。
深圳提出的“十一五”保障房规划远未实现,究其原因,参与此规划编制的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首先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国家没有下达建设数量的硬性指标,地方也没有动力,2009年中央明确下达给深圳的任务是要建设1万套,建成5000套,结果还没完成2000套。
“现在也没有问责机制,每年年初住建局工作汇报要建几万套保障房,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5年规划建设的14万套,真正建成的只有1万套,开工建设的只有四五万套,即使完不成也不用追究什么责任。”王锋说,深圳市政府现在只能尽量在今年底保证全部开工,也算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
王锋表示,这是深圳第一次尝试规划保障房,没有经验可依,虽然提出了14万套的目标,但这个数是开工还是建成都很模糊,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一个什么程度,居住环境要改善到一个什么水平,都没有具体的数据目标。
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诉记者,保障房建设不按计划进行是全国的通病,只是深圳更明显,从2007年房地产调控后,中央到地方才开始加大力度,但随后的金融危机又忽视保障房建设了。
宋丁分析,保障房从土地批出到资金,再到建设队伍、分配管理的四个程序上,都存在问题,尤其是深圳土地总量有限,供应很紧张,除非政府特批。
倒逼问责制
宋丁认为,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进行制度建设,实施问责制,对没有完成任务的政府要给予处分,其次积极引进企业参与开发保障房,将大大提高效率。
据了解,目前已完成的《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1-2015》简称“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新建住房中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的比例将由“十一五”规划的2:8增加为4:6,保障房总规划26.2万套,数量再次让市场吃惊,详细规划不久将公布。
对此,王锋向记者解释,其中16万套是由开发商通过招拍挂建设的限价房,主要是人才安居房,剩下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只有10万套,比“十一五”规划的数量少,也更切合实际些。
王锋称,“十二五”规划在机制上也有了很大改进,对各区、各局、各建设单位都明确下达责任书,对完不成任务的部门都要追究责任,并列入绩效考核。
住建局则表示,政府当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行3%的利润率限制,此外,应将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全部纳入绿色通道,提高建设效率。
今年8月25日,由万科承建的深圳有史以来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在宝安区龙华开工,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共4002套,预计在2012年底即可交付使用。
而在保障房建成后层出不穷的问题,如有钱人占有保障房的乱象屡禁不止等现象则是随后要解决的。
“这就是分配的不公平问题,政府要加强监督。”王锋表示,“十二五”规划的理念就是缩小居住差距,创造居住公平,明确收入核查制度,“当然,要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国家还需推进保障房的法律建设,不能让有钱人的作假成本太低。”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