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市场持续动荡,稳定币或成未来资金来源
冉学东
5月22日,20年期美国国债拍卖得标利率突破5%,几乎创五年来最差表现之一,加剧了市场对债务增加的担忧。
这导致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5.1%,逼近二十年来的高点,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升至4.595%。投资者涌向黄金和比特币等避险资产,以对冲政府债务激增和通胀上升的风险。市场反应激烈的原因是,特朗普出台巨额减税法案,为了维持政府运转,必须继续加大发债力度。“这表明特朗普根本就没有真心考虑减少美国债务。”市场人士认为。
美国国债的买家中,重要的力量来自海外,投资额最大的是日本和中国的外汇储备,但是最近几年来,中国央行正在持续减少购买美国国债,以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中国3月所持美债下降189亿美元,至7654亿美元。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3月,中国减持了276亿美元的长期美债。
这让美国许多财经界人士在思考未来美国国债新的资金来源,包括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
5月7日,贝森特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主要话题围绕着加密货币监管展开。贝森特表示,加密货币是推动美元在全球使用的重要创新来源。他特别指出,有预测认为,未来几年加密货币可能创造高达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需求。
而近日,美国参议院正在推动稳定币法案,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加密货币法案,名为“稳定币统一标准保障法案”(GENIUS),旨在为“支付型稳定币”的发行和运营建立统一的联邦标准。
目前对于稳定币的质疑有两点,一是这个法案允许科技巨头进入银行业务领域,却没有足够的监管,没有对Meta、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发行自有稳定币设限,他们如同货币基金,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风险,但也有人认为,如果稳定币有100%现金储备支持,就不会出现挤兑。
另一个质疑点是,该法案在消费者保障和限制公司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方面措施不足。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推动和轻监管态度表明,任何此类保障和限制都不会得到有力执行。有些人担心特朗普发行虚拟货币有利益输送之嫌,也影响监管的公正性。
不过一些民主党议员在周一撤回反对意见,稳定币监管法案现已准备在美国参议院展开辩论,两党议员希望尽快推动通过,最快可能在本周内完成。
上述拟议法案的条款已被修订,以纳入更严格的反洗钱规定、针对美国外的发行方和科技公司的限制以及强化消费者保护,新法案还将确保美国和美国外发行方面临相同规则。
受此消息影响,5月22日,比特币涨超11万美元关口,突破其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时创下的纪录高点,刷新历史新高,日内上涨超2.7%。
关于稳定币立法,中国香港已经提前走出了一步,香港立法会21日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的监管框架,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
条例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地区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相关人士须符合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等方面的规定,包括妥善分隔客户资产、维持健全的稳定机制,以及须在合理条件下按面额处理稳定币持有人的赎回要求。
截至去年底,摩根大通预计约有114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被用作稳定币的储备,虽然仅占流通总量的不足2%,但增长速度惊人。在美国国债长期买家出现空缺的情况下,贝森特已经把目光投向了稳定币。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