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平:单手撑起生命的晴空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5-17 18:21:18

摘要:29年来,陈桂平累计接诊和救治20余万人次,为困难群众和孤残老人减免医药费超过30万元,还资助困难学生260人,资助金额达15万余元,其中,被资助的孩子中就有不少选择了学医。

陈桂平:单手撑起生命的晴空

全国自强模范、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新圩村卫生所乡村医生 陈桂平

编者按:5月16日,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京举行。共8名全国自强模范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代表走上演讲台,讲述他们奋斗逐梦、担当奉献的故事。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描绘出新时代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瞩目成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陈桂平,一名来自江西吉安新圩镇新圩村的独臂村医。从1996年背起药箱,他骑坏了16辆自行车,骑行超过12万公里,穿梭在乡间小路上行医,今年已经是第29个年头。

陈桂平出生于1977年,3岁时,一场火灾带走了他的右臂。在那个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因为救治不及时,陈桂平永远失去了右手握笔的机会。

12岁时,疼爱他的姑父因病去世,享年不过四十来岁。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绝不让身边再出现这样的悲剧。

然而,陈桂平的学医之路非常艰难。初中毕业后,父亲带他去一所卫校求学。面对校长“你一只手怎么打针?以后遇到急救的病人怎么抢救”的质疑,那一刻,他心里充满了失望与恐惧,陈桂平以为自己的学医梦就要破灭了。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得到了上天的眷顾,陈桂平在报纸上看到南昌一所新建卫校招生的消息,让他再次燃起了希望。于是家人向亲友东拼西凑,借了3000块钱,帮助他踏上求学之路。当卫校老师看到陈桂平背着草席、眼里满是求学渴望出现在校门口时,或许是被陈桂平的执着打动,最终收下了他。

经过两年刻苦的理论学习,到了实习阶段,可病人看到陈桂平单手打针很是顾虑,为了攻下这个难题,他买来针头和注射器,一直反复在自己的手臂、臀部、脚背上练习,就连父母和弟弟妹妹也被他说动,同意在他们身上继续试验练习。经过无数次的努力,陈桂平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单手打针换药等各种医疗技术。当乡亲们说出“小陈打针打得一点都不痛啊”,陈桂平知道这份信任里,藏着多少包容与鼓励。

1996年,陈桂平通过考试正式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并开办了新圩村卫生所。此后,凌晨为发烧的孩子退热、争分夺秒抢救突发心梗的病人、为孤寡老人端屎端尿……这一切都成了家常便饭,这些年来,他进过百家门,吃过百家饭,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三岁孩童,没有陈桂平不认识的,同时,谁有高血压、谁有糖尿病,陈桂平也都一清二楚,在他脑海里已经有2000多个活病历本。

据记者了解,29年来,陈桂平累计接诊和救治20余万人次,为困难群众和孤残老人减免医药费超过30万元,还资助困难学生260人,资助金额达15万余元,其中,被资助的孩子中就有不少选择了学医。

未来,陈桂平将继续守在农村,行好医、做好事,也盼着更多年轻医生扎根基层,和他一起当好乡亲们健康的“守门人”!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