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千呼万唤“驶”出来,拿到“准生证”的小米汽车还需应对哪些难题?

作者:牛小欧 于建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11-16 16:46:47

摘要:小米汽车在造车之路上口号喊得很早,早在2021年小米便高调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业务,但一直停留在“PPT”阶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准生证”迟迟未拿下。

千呼万唤“驶”出来,拿到“准生证”的小米汽车还需应对哪些难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牛小欧 于建平 北京报道

11月15日,“小米汽车”词条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了行业内外广泛讨论。原因是工信部于11月15日公示了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的申报清单,两款产品商标为小米牌的纯电动轿车赫然在列。

此举意味着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在千呼万唤后终于“驶”出来,成功拿到“准生证”,离上市更近一步。

正式告别“PPT”造车阶段

小米汽车在造车之路上口号喊得很早,早在2021年小米便高调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业务,但一直停留在“PPT”阶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准生证”迟迟未拿下。

此次成功拿到“准生证”是否就意味着小米造车将一帆风顺?根据工信部的公告披露,小米牌纯电动轿车产品型号为BJ7000MBEVR2、BJ7000MBEVA1,但值得注意的是,申报企业的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两款汽车车尾印的商标则是“北京小米”而非“小米”。另据工信部披露,小米汽车生产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此为小米汽车自建工厂所在地。

汽车领域分析师卢晏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可以说小米汽车的生产资质还未顺利解决。就目前看,是小米汽车用了北汽越野的生产资质,但实际的生产仍然会是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工厂。此举对小米汽车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过渡。毕竟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拿到准生证是第一要务,借北汽的资质不但能最快速度生产出产品,而且第一次造车正好也需要一位‘老师’。双重保证将助力小米汽车抢占窗口期、形成市场规模。之后再慢慢拿下生产资质,更利于小米汽车站稳脚跟。”

公开资料显示,在今年6月,小米在北京亦庄的一期4个工厂已经竣工,年产能15万辆,二期工程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工程产能也是15万辆。

按照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此前的规划,小米汽车在2024年推出量产车后销售10万辆,此后三年累计交付90万辆,这就表示,在2025—2027年,小米汽车每年所需产能至少为30万辆,就小米汽车目前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产能计算,如果工程顺利,那么正好满足一年三十万辆的产能目标。

在今年9月,小米汽车表示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而日前有媒体探访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小米汽车工厂了解到,现在小米汽车的生产厂房已渐显规模,办公大楼上小米LOGO醒目,大货车和黄色工程车不时穿行其中。并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工厂已经启动了一段时间的小批量试生产,目前生产的车辆有数十辆。该知情人士称:“工厂在今年年底会开始批量生产,为明年2月车型上市做准备。”

无论是拿到“准生证”还是工厂已开始运转都说明小米汽车将彻底告别“PPT”时代,开始进入真刀真枪的实操阶段。

造车路径或复制华为智选模式

如今智能汽车浪潮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运用于汽车之上。客观来看,小米汽车作为科技公司入局者,势必在智能化布局上具备一定的先导优势。《华夏时报》记者从小米方面获悉,今年 8月11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公布了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展。小米方面表示:“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决胜的关键点,小米已组建了超过500人的专属团队,制定了全栈自研的技术战略,并与小米内部多个团队协同工作,目标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正是有智能化核心技术的加持,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将采用自家的澎湃OS车机系统,打造“人车家全生态”,首车价格预计30万起,高配车型有望超过40万。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得到“准生证”之后,小米汽车还需要攻克众多关卡,包括市场环境、竞争压力、品牌形象、产品质量、营销策略等等。

汽车行业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少初创企业都曾认为造电动汽车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随着进度深入他们发现,造车是大规模、巨额资金和高技术壁垒的行业。无论是可靠性、安全性和产品一致性等问题,还是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能力与服务体系力的构建,都是极难突破的难关。这对于‘后来者’小米汽车而言自然也是不小的挑战。”

除此之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越来越火热,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电动汽车品牌,如果小米汽车真的选择30万元—40万元的细分市场,那么它的对手众多。特斯拉、蔚来、阿维塔、理想、小鹏、上汽大众等国内外品牌都在争夺该细分市场份额,甚至奥迪、奔驰、宝马一线豪华品牌都已攻入这一市场。

王坤指出,这些品牌拥有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和品牌影响力,并已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销售网络,小米汽车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并不容易。

因此在造车赛道上,小米汽车或许不会“钻牛角尖”,反而会摸索出一条更为适合的路径。

卢晏向记者透露,小米汽车有很大的概率会学华为走智选车模式,与更多车企进行深化合作。在这样的模式下,小米汽车不仅可以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负责车型营销和终端销售,在将风险把控在最小范围的同时,话语权还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盈利能力也能进一步得到保证。

仔细研究后可以发现,卢晏的观点有几个有力支撑,首先就是小米生态链一直是小米的优势所在,而统一打通的小米澎湃OS,将会释放更大的势能。就像华为的鸿蒙座舱一般,小米澎湃座舱,叠加小米手机、智能家居等终端,有着更多元的发展空间。

另外一点,如华为一样,目前小米手机门店遍布全国,以智选模式与更多的车企合作后,也可以复制问界的成功经验,直接将小米汽车导入“小米之家”,从而省去选址、建设门店重新建立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小米、雷军都将成为小米汽车的“招牌”,在带来可观流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品牌认知度,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小米智能产品的忠实拥趸,获得潜在客户。

在卢晏看来,如今的小米汽车已箭在弦上,只能全力以赴。“无论选择哪种模式,打赢首战才是重中之重。毕竟小米汽车早已将大众的期待值拉到最高,而第一枪的胜利将决定小米汽车是否具备长期发展的实力。结果如何,值得期待。”卢晏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益闪耀中国-线上投票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