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因实控人变更,美迪西收上交所问询函!今年股价陡降30%

作者:赵奕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1-25 17:33:58

摘要:作为CRO行业的龙头企业,美迪西今年以来的股价始终震荡下行。截至11月25日收盘,美迪西股价报224.26元,日内下跌0.91%,较2022年开年的315.29元已下跌近30%,而较其2021年9月570.46元的历史高点,股价已经腰斩。

因实控人变更,美迪西收上交所问询函!今年股价陡降3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11月22日晚间,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迪西”;688202.SH)发布了关于实际控制人变更承诺及一致行动关系解除等公告。根据公告,本次变更承诺后,《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协议》及新的《一致行动协议》生效,公司实际控制人由陈金章、CHUN-LINCHEN及陈建煌变更为陈金章、CHUN-LINCHEN,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比例由31.75%下降至21.86%。

此举引发了上交所的关注,11月23日,上交所向美迪西下发问询函,针对认定陈金章和 CHUN-LINCHEN为实际控制人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作为CRO行业的龙头企业,美迪西今年以来的股价始终震荡下行。截至11月25日收盘,美迪西股价报224.26元,日内下跌0.91%,较2022年开年的315.29元已下跌近30%,而较其2021年9月570.46元的历史高点,股价已经腰斩。

针对本次实控人变更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美迪西,其在回复中表示,相关情况以公告为准。而面对股价的波动,美迪西方面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提醒各位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实控人变更引上交所问询

公告显示,美迪西原实控人陈建煌因其自身不实际参与公司生产经营,且社会职务较多,个人精力有限,拟退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陈金章、CHUN-LINCHEN。

记者通过梳理公告了解到,早在10月30日晚间美迪西便曾发布公告称,陈建煌因个人工作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美迪西方面表示,实控人变更事项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会引起公司管理层变动,不会影响公司人员独立、财务独立和资产完整,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此外,《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承诺的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若该议案未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将导致《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协议》和新的《一致行动协议》无法生效,提醒投资者注意相关协议附条件生效的不确定性风险。

公告还披露,由于陈建煌所持股份仍处于锁定期,且其所持股份目前市值较大,基于目前情况,陈金章、CHUN-LINCHEN受让陈建煌所持股份事项缺乏可实现性。因此,陈金章、CHUN-LINCHEN及陈建煌拟变更原承诺。

因陈金章、CHUN-LINCHEN及陈建煌原优先转让承诺不再履行,陈金章、CHUN-LINCHEN增加在公司首发上市五年内将积极行使董事提名权等承诺事项,陈建煌增加了其作为普通投资者,不与公司股东达成一致行动关系、不谋求控制权、不行使董事提名权以及在公司首发上市五年内不减持、不质押、原作为实际控制人签署的承诺继续有效等承诺事项。

针对本次实控人变更事项,上交所在11月23日下发的问询函中要求,结合CHUN-LIN CHEN和陈金章的资产负债情况、承诺履行能力,补充披露原承诺的具体履行障碍,详细说明该承诺变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继续履行原承诺不利于维护上市公司权益的情形;要求核查并披露此次解除原《一致行动协议》及控制权变更是否存在违反公司或任一相关方所作其他公开说明或承诺的情形,如存在,补充披露公司拟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相关措施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利于保护公司及投资者利益。

此外,上交所还要求美迪西列表披露陈建煌基于实际控制人身份作出的全部承诺,并结合实际情况,说明陈建煌退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团队是否存在规避禁止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等义务的情形。并补充说明认定陈金章和 CHUN-LINCHEN 为实际控制人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囤猴”存货增至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美迪西是一家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美迪西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57.74%,归母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增长53.68%。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65.12%,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70.20%。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前三季度,美迪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41.36万元,同比减少123.59%。对此,美迪西在三季报中表示,该指标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及其延续性影响,部分客户阶段性回款放缓;报告期内为购买和提前锁定实验动物的款项大幅增加;同时公司积极配合落实“防疫情、保生产、稳增长”的各项措施,支付的相关运营款项大幅增加等原因导致。

此外,记者注意到,截至三季度末,美迪西的存货为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08%。针对其存货的大幅增长,美迪西方面向记者表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的存货较上年末增长的主要原因系业务增长导致的实验用猴储备增加所致。

记者了解到,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实验用猴)是药物安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的情况。以食蟹猴为例,平均市场价格在2017年为每只约1.38万元,今年2月下旬已涨至每只12.2万元,涨幅近8倍。也因此,各大CRO企业纷纷开启了“囤猴”模式。

针对实验猴价格的上涨,美迪西方面表示,公司已积极采取丰富采购渠道等多项措施保障公司实验动物,特别是实验用猴的供应稳定。近年来公司实验用猴价格上涨较快,公司已通过在合同中新增约定实验用猴的使用价格以实际执行时的采购价格进行结算的条款、深化与实验用猴供应商的合作、丰富实验用猴的采购渠道等方式降低实验用猴涨价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太平洋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未来如果实验用猴价格继续快速增长,可能会出现原材料短缺等情况。若后续实验用猴价格继续走高,或对公司临床前研究业务扩张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囤猴热”的原因在于围绕新冠疫情的药品研发项目暴增,所有项目的安全性实验都需要用到实验猴,导致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市场上、科研中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替代动物,且实验猴单胎生育,养殖周期长,从怀孕到成猴进入实验通常需要五六年时间,难解燃眉之急。

据邓之东介绍,养殖实验猴需要具备相应资质、养殖场地、运行资金和营业执照。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实验猴,无论捕猎、繁育、交易都受到法律限制,需要拿到相关批文。当猴成为实验动物,还需要从科技管理部门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在取得这些资质的前提下,每一次实验猴交易,还需要额外办理《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审批》。由于实验猴的繁殖条件、实验要求十分严格,繁殖数量远不及市场所需。

邓之东认为,实验猴价格暴涨,药企首先面临的影响就是研发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导致研发成本严重超出预算,造成研发经费短期性紧张,进而还可能会导致药企延缓买猴,分期购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品研发进度,但尚不至于造成药品上市后价格大涨,实验动物成本在药品研发总成本中比例很小,成本摊销也不会太多。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