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汽车产销同比微增, “缺芯”风险仍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牛小欧 翟亚男 北京报道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汽车产销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呈小幅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依然突出,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2.2万辆和 253.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6.7%和9.2%, 同比分别增长1.4%和0.9%。
中汽协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22年1月份,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尽管汽车产销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保持小幅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显示,1月汽车工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为稳定工业发展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新年伊始汽车产业发展较为稳定
新年开年月份的汽车行业运行情况数据十分重要,这不仅为这一年汽车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奠定了一定基础,也为这一年行业整体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2022年一月份的数据不难发现,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背景下,全行业共同努力,推动汽车市场2022年伊始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
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7.7万辆和218.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7.8%和9.7%,同比分别增长8.7%和6.7%,为汽车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值得注意的是,除MPV产销外,其余三类车型产销同比均保持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呈现高速增长,SUV增速高于轿车。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38.1万辆,同比增长11.1%,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4.4个百分点。
中汽协方面坦言:“受芯片供应继续小幅改善的支撑,叠加部分地方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拉动,乘用车表现好于总体水平,产销同比延续了稳定增长态势。另外,从市场层面来说,2022年1月,春节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乘用车企业为此积极迎接新年‘开门红’,同时经销商也明显加大了终端优惠力度。”
但商用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则依然延续了下降趋势,且同比降幅较为显著。2022年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5万辆和34.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9.3%和5.5%,同比分别下降 28.0%和25.0%。可以说伴随政策红利逐步消耗殆尽,以及运输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商用车市场短期内已难以呈现去年上半年的发展态势。
新能源汽车仍保持高走势
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保持了较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45.2万辆和4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不难发现,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虽未刷新历史记录,但仍延续了去年高速发展的态势,产销规模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从市场份额来看,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17%,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19.2%,继续高于去年全年水平。1月,汽车企业出口23.1万辆,环比增长3.8%,同比增长87.7%。本月汽车出口继续延续向好发展态势,月度出口数量处于历史次新高水平,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贡献度为43.7%。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带动了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就在新年伊始,国家层面更是频出重拳,从整体产业提升、后续设施建设、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发布多项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注入新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湘财证券分析认为,展望2022年,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有望延续,新能源汽车仍会是备受投资者瞩目的人气赛道,估值难见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42%,这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持续进步。可以预见,更加激烈的竞争会让企业研发更好的技术,推出更多的产品,建设更庞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点,投入更多的市场营销资源,进而促进产业迅猛发展。
在谈及汽车产业一季度运行情况时,中汽协预测:“汽车市场发展将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因素包括三点:一是各地政府将积极出台稳增长相关政策,支撑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二是汽车行业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有望继续缓解;三是部分乘用车企业对于2022年市场预期较好,均设定了较高的全年生产目标,这对于一季度的产销也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但同时也还需要警惕不利因素。中汽协方面指出,包括一季度芯片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且2021年一季度行业受芯片影响并不大,基数较高、国内散点疫情也增加了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商用车目前政策红利已基本消耗殆尽,叠加运输市场需求不足、运价偏低,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商用车将处于调整期。对于市场未来的发展,仍然需要审慎乐观。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