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王府井回应整合口径相悖 北京国资商业重组另有安排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董映颉 张玉香 北京报道
盛传了6年之久的北京王府井与西单商场两大国资商业企业合并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但结局却似乎并不圆满。3月3日,王府井集团董事长郑万河首次对外证实,双方曾探讨过整合,但已经停止。但西单商场总经理尹阿奇直接向《华夏时报》记者否认双方曾就整合进行接触。
在得知王府井和西单商场停止整合的消息之后,北京市国资委一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尽管王府井与西单商场的整合不能成行,但国资委对市属商业企业的重组计划不会因此改变。
王府井并购西单告吹
事实上,关于王府井并购西单商场一事,早在2004年就开始在业内盛传。
“当时王府井有这方面的意愿,但是整合涉及到资源、人事等方方面面的整合,因此该事一直没有得到推进。”据了解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特别是之后的几年,西单业绩一直亏损,因此王府井并购西单一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而进入2009年,王府井开始了筹谋新一轮扩张。据了解,仅2009年,王府井百货在国内二三线城市新开门店4家,另外还有进驻北京大兴、鄂尔多斯和郑州三个城市与区域的扩张计划。2009年7月,王府井向东亚银行贷款3亿元,用于支付新建门店的租金以及购买商业物业。去年8月,王府井百货以10.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北京王府井大厦有限公司55%的股权。
相比之下,同属北京市国资委控制的商业类上市公司,西单商场却没有王府井那么“顺风顺水”。与其“做大做强”的愿望相反,西单商场的发展一直处于波动之中。直至2009年下半年,西单商场业绩才有所好转,实现扭亏。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鉴于两者同属国资背景,资源上也可以互补,因此王府井与西单商场合并是早晚的事。
然而,就在外界已经在为两者的“联姻”勾画美好蓝图的时候,王府井集团董事长郑万河却表示,双方的整合计划已经停止。
西单人事关系成主因?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人士向记者表示,之前西单商场人事变动频繁,这导致其业绩也并不是很乐观。据记者了解,仅在2003年至2006年间,几乎每半年就换一任总经理。
近期西单改制之后,业绩略见起色,成为其在重组谈判桌上的一个筹码。
2009年10月23日,西单商场发布了业绩预盈公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子公司青海西单商场百货有限公司创新店关店费用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及公司销售毛利增加所致。有业内人士分析,整合的谈判可能因为西单商场要求过多控股权而不了了之。
另据记者了解,重组告吹与西单方面认为重组之后人事关系难处理有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向记者介绍,当初首联的整合就是因为涉及部门利益、人事安排等问题没有解决好,最终夭折。无独有偶,现在王府井和西单的整合与首联整合的夭折竟也出奇的相似。
对于未能整合的原因,尹阿奇对本报记者表示原因很复杂。而对于记者关于双方接触情况的追问,他却表示,双方根本没接触过。与王府井方面的说法迥异。
不仅如此,目前,像中粮大悦城、东方新天地、华贸中心等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也给老牌传统商业企业带来了竞争压力。商业综合体的经营模式提供全面、便捷、一站式的消费体验和商业服务,使王府井、西单等国有传统商业企业失去了原有的在商品种类和商场规模上的优势。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徐敏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对于王府井来说,随着北京消费热点区域东移,东单、国贸、四惠一线密集排列的商业综合体成为其最主要的竞争压力。因此目前王府井在经营策略上首先需要制定出对抗这些商业综合体的对策,如果仅凭吸收类似于西单这种同质化的企业,仍然无法使其找到在众多零售巨头之中出奇制胜的方法。
商企整合计划不变
王府井和西单商场“联姻”不成,这或许让作为“媒人”的国资委多少有点失望。
早在前几年,考虑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北京市国资委就有意让王府井出面接手西单商场。直到去年,北京市的商业企业进入结构性调整时期,同时北京市国资委也希望能更有效地配置北京商业资源,因此北京市国资委2009年上半年的工作会议宣布计划将直接把出资企业重组到40家左右。
“通过资本纽带,在同一集团下重新进行战略调整,会增进它们的协同性,对二者都有好处,至少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曾表示。
而本报在去年12月初也曾报道过,北京市国资委正在考虑将旗下的这些商贸企业进行一次大的整合,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元级大企业大集团。其中,整合的对象不仅包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单友谊集团这样的以百货业为主业的企业,还包括北京一商集团有限公司等以旅游、物流或者食品加工为主的企业。
在得知王府井和西单商场停止整合的消息之后,北京市国资委一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尽管王府井与西单商场的整合不能成行,但国资委对市属商业企业的重组计划不会因此改变。只要合并重组的企业双方达成一致,国资委就会全力支持和促成,这也是市国资委在国企重组上的一贯态度。
但是对于北京市商业企业的并购重组,业内也有着不同的声音。
黄国雄认为,北京商业企业整合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就目前而言,最关键的是将北京商业零售业深化改革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王府井“失手”西单之后,北京商业零售整合如何进一步推进,仍要先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