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数字改变未来——2021首届华夏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暨金手杖奖颁奖盛典圆满举办,大健康13万亿蓝海千帆竞发!

作者: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1-27 22:36:38

摘要:11月26日,主题为“数字改变未来”的2021首届华夏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顺利举办。本届论坛由华夏时报社主办,上海典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头豹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协办,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西南证券、华夏大健康智库指导。

数字改变未来——2021首届华夏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暨金手杖奖颁奖盛典圆满举办,大健康13万亿蓝海千帆竞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创新活力在中国的药械领域充分迸发,医疗生态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个性化、精准化、数字化已成未来趋势。

11月26日,主题为“数字改变未来”的2021首届华夏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顺利举办。本届论坛由华夏时报社主办,上海典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头豹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协办,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西南证券、华夏大健康智库指导。

论坛分为智慧专场与创新专场,聚焦精准医疗及互联网医疗等细分行业,邀请头部企业高管、投资机构及行业专家,共话新技术、新疗法如何赋能药械领域,并探讨大健康万亿蓝海中隐藏着哪些投资机遇。

1.jpg

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传媒CEO水皮

“‘吃药喝酒’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近两年的一条主线。”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传媒CEO水皮在致辞时表示,在中国约4500家的上市公司中,有约400家是医疗和医药企业。在投资风口之上,出现了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这些市值千亿以上的大公司,也出现了华熙生物这些小而美的个性化公司,它们都有非常好的市场空间。

2.jpg

头豹联合创始人兼CEO杨晓聘

据本届论坛上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数字化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市场总额达到9万亿人民币,并预计在四年后增长至13.4万亿人民币。头豹联合创始人兼CEO杨晓聘表示,从横向看,中国大健康产业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预防性和参与性为中心转变;从纵向看,因创新技术的成熟正逐步朝着数字化发展,未来将为所有人群提供具有预测性、预防性、个性化以及参与性的服务和产品。

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站上风口

目前,占据人工智能、液体活检、互联网医疗这些赛道的公司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新贵。“智慧”与“精准”已经成为未来医疗的两大主题,相辅相成、难以分割。

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近期刚刚登陆港股的“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其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视网膜影像识别软件,可实现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产品已在多家医疗机构落地。

3.jpg

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

“目前导致中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中风,二是心梗。而这两个疾病都是长期、持续的血管改变。所以对血管进行直接观测,就可以发现相关的风险因素,筛出高危人群。”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表示,这也是鹰瞳科技长期在做的事情,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一个人的血管不停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步一步把不同的产品以最精准的程度呈现给用户。

4.jpg

深睿医疗CEO乔昕

医疗影像,这是人工智能临床应用发展最迅猛的一个方向。“从早期单一的基于肺结节的产品,现在逐渐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产品线,覆盖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妇女关爱和儿童生长发育、胸部平片、骨折、骨质病变系统、腹部人工智能系统。”深睿医疗CEO乔昕说。

乔昕进一步指出,要想在诊前、诊中、诊后训练出更好的疾病诊断模型,需要把多模态的数据凝聚在一起,包括计算机视觉技术、文本技术、自然语言语音技术。具备多模态数据结构化分析能力,形成一个真正的AI大脑。而一旦这些能力落地成熟,人工智能将在远程诊断、分级诊疗、恶性疾病筛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5.jpg

迈迪顶峰COO张峥

迈迪顶峰则进行了产品线的延伸,在心血管领域,既可以利用医疗大数据,帮助筛选与诊断患者,也有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迈迪顶峰COO张峥以房颤举例,由于房颤起病隐秘,没有明显症状,难以实现有效检出。因此可利用可穿戴设备与大数据分析对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后,可以配合左心耳闭合系统与射频消融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

6.jpg

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CEO朱叶青

除了人工智能,另一个方兴未艾的赛道是以液体活检为代表的癌症早筛。代表企业是诺辉健康,其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也是行业内唯一获得早筛证的产品。其执行董事兼CEO朱叶青表示,诺辉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拿证,这是合规化的基础,也是大规模商业化的基础。

国内问世的早筛产品集中在肠癌与肝癌两大癌种。朱叶青表示,未来在宫颈癌、胃癌、肺癌等领域也有可能迎来突破。“诺辉的‘宫证清’主要通过尿液去检测宫颈癌,在明年会进入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目前在中国‘两癌’(宫颈癌与乳腺癌)的市场教育又非常全面,相信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7.jpg

燃石医学创始人兼CEO汉雨生

亦有企业在探索多癌种早筛,比如燃石医学。其创始人兼CEO汉雨生表示,相比单癌种,多癌种早筛的研发难度与研发投入“不在一个数量级”。但与此相对,市场前景也更为广阔,不仅局限于具有某些特性的高危人群,而是可以面向健康人群推广。目前燃石医学在进行6癌种、9癌种及22癌种的产品研发。

互联网医疗、医美与中药崛起

借着新冠疫情,互联网医疗赛道也迎来春风。

8.jpg

平安健康创新运营副总裁张策

“疫情极大地提升了国民使用互联网医疗的效率和质量,不仅年轻人会更多地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中年人甚至有部分老年人也加入了互联网医疗的大军。”平安健康创新运营副总裁张策说,“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趋势,线上医疗逐渐成为线下医疗的辅助和支持,提升了效率,优化了资源。线上和线下连接的更紧密。”

不过他也指出,目前线上与线下的问诊规模仍有较大差距。“即便有更多的用户、更多的医生积极参与,但相比传统的线下问诊,线上问诊的规模仍很小,不到线下的5%。药品交易规模也不到5%。”

如何增加用户粘性,拓展用户规模,或许慢病管理是可行的一条路径。传统的慢病复诊,需要前往医院,面对面和医生对话,如果可以让患者在线上就医、开药,将提升便利性与持续性,这对偏远地区、交通不发达地区的患者非常重要。

9.jpg

药兜网创始人兼CEO邱中勋

这也是药兜网一直想做的事,其创始人兼CEO邱中勋表示,目前互联网慢病管理创新的落地最大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将慢病管理服务和传统线下医疗、检测服务和药品购买、支付服务进行整合与打通。“过去这些年,药兜网做了全国医药批发商和门店、智慧药房的布局。我们也尝试在门店推出从星期一到星期天的慢病日活动,为社区慢病患者提供基于门店场景的互联网慢病诊疗,以解决患者互联网诊疗后,直接购买药品,或者药品送到家的问题。”

另一个爆发的赛道是医美。以护肤品为例,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以后,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渠道端迅速扩张,2018年达到了百亿市场规模。

10.jpg

百洋易美运营总监何蕾

“这是药妆市场的高潮,其实也是药妆市场野蛮生长的时代。”百洋易美运营总监何蕾坦言,前些年很多国内企业并非专注于研发,而是复制、模仿国际成熟品牌的营销概念,进而萌生出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等乱象。而随着近几年监管政策、行业规范相继出台,药妆市场正向规范的功效型护肤品时代过渡。何蕾表示,百洋医药集团将基于医药基因、丰富的品牌运营经验,成为推动功效护肤品行业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力量。

11.jpg

步长制药副总裁、董秘蒲晓平

还有中药现代化,也是不可忽视的议题。对此,步长制药副总裁、董秘蒲晓平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药正在迎来新时代。他列举了紫杉醇与青蒿素的例子,“中药现代化包括技术现代化、生产方式现代化,还有理论现代化。我们要提高现代化水平,现代化生产手段,同时用西方临床理论提高中药的科技含量,对全球讲中药的疗效和道理。”

资本更看好哪些细分领域?

技术进步背后,资本的推动难以忽视。

12.jpg

西南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杜向阳

西南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杜向阳表示,由于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的公司上市,给国内创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通道,吸引了大批具有创新实力的企业登陆。科创板仅推出2年,已经成为了新兴生物医药公司的重要融资渠道。截至2021年8月底,科创板共上市了29家创新药及生物制品类公司,共募集金额442亿元,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同期赴18A上市的药企(2020年至今共计20家)。

而在一级市场,资本热情不减。以创新药为例,杜向阳表示,2018年是国产创新药迎来批量落地的元年,我国一级市场创新药企业融资额快速增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融资总额相比2019年略有下降,但仍超过702亿元,融资事件也仍在高位。大量的资金堆积加速了国内新药的研发进程。

大健康万亿蓝海,新技术层出不穷,资本更看好哪些方向?

13.jpg

易凯资本合伙人李钢

易凯资本合伙人李钢表示,自己一是关注小分子药物。“化药的成药性,靶点的适应症、药物毒理和副作用均相对有迹可循,生产、运输、物流方面也有优势,更适合临床的需要。”二是关注大分子药物中的细胞疗法,比如CAR-T疗法。“我们在2016年开始就帮助CAR-T相关企业融资,这种疗法的原理是刺激人体自身的自身免疫能力,去杀伤肿瘤细胞,达到自体康复的效果。但目前会有一些很大的副作用,一般会放在末线治疗,而且成本比较高。现在国内头部企业从源头试剂和生产成本上控制,两年左右有望将价格降到30-20万元。”李钢说。

14.jpg

青创伯乐创始合伙人余柏文

青创伯乐创始合伙人余柏文的视角则有区别。他表示,自己更多从需求端着眼,关注健康养生及“治未病”领域。

“一是老龄化社会到来了,65岁人群对长寿和健康需求会非常大,这是一个星辰大海的市场。二是资本市场对创新药械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了,比如北交所的‘专精特新’,从资本市场制度设计来说,把我们的投资周期由原来的10年缩短到3到5年,我们就可以坚持下来。所以我更倾向于这些在未病领域提前干预的项目。”余柏文说。

本届论坛上还公布了2021年度华夏大健康金手杖奖获奖名单,共有68家企业及个人获得“国民信赖十大健康品牌奖”“社会责任贡献典范奖”“精准医疗科技创新奖”“医药产品创新杰出奖”“中医药创新贡献奖”“数字健康科技创新奖”“互联网医疗行业典范奖”及“健康新势力十大领军人物”等奖项。本次论坛携手大健康产业优秀企业加强互动合作,共同助力“健康中国2030”。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