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三周年,审结案件2万件标的总额超5000亿元

作者:喻莎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8-21 07:30:26

摘要:作为全国首家金融法院,建院三年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的三年,对上海的金融法制环境的优化和提升具有重要价值,这是国际公认的软实力构成要件。未来,上海金融法院的作用会更为凸显。

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三周年,审结案件2万件标的总额超5000亿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喻莎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建院三周年前夕,上海金融法院亮出了“成绩单”。

据上海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红介绍,截至8月18日,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21744件,审结20050件,受理案件总标的额5469.97亿元。

作为全国首家金融专门法院,三年来,上海金融法院优化了诸多便民利民举措,如打造互联互通的全线上调解平台,多元化解金融纠纷1764件,调解金额达516.78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上亿元诉讼费;在全国首创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机制,实现大宗股票处置价值、效率和便利程度最大化,获评上海金融创新奖等。

8月20日,在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三周年之际,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功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国首家金融法院,建院三年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的三年,对上海的金融法制环境的优化和提升具有重要价值,这是国际公认的软实力构成要件。未来,上海金融法院的作用会更为凸显。

审结超2万件,提升金融司法核心竞争力

8月19日,上海金融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党组书记、院长赵红通报建院三年来的工作情况,并公布了20个精品案例、8项创新机制、8大工作举措、8个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以及部分先进集体、个人名单。

据记者了解,上海金融法院于2018年8月20日正式成立。作为全国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以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世界一流金融法院建设,着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努力为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各类金融案件21744件,审结20050件,受理案件总标的额5469.97亿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这三年来,上海金融法院坚持规则引领,打造示范标杆,提升金融司法核心竞争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是加大对具有规则创设意义案件的审理力度。全国首例证券纠纷示范案件、首例判决信托公司在通道类业务中承担民事责任案件等一批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得到公正高效审理。

二是优化涉外金融审判机制。发布“涉外、涉港澳台金融案件审判指南”及典型案例,与专业院校合作完善外国法查明机制,通过上海高院设立国际金融法律专家名册,有力提升金融审判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三是积极行使涉外金融案件管辖权。拟定中英文“涉外金融交易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示范条款”,通过金融行业协会推广,上海发行的首单自贸区离岸人民币债券产品在其募集合同中引入了该条款,让更多具有示范意义的跨境金融交易纠纷进入我国司法程序,提升我国对国际金融交易规则的解释权和话语权。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和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境外金融机构选择上海金融法院管辖。

四是扩大中国金融司法的国际影响力。与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团开展对话交流,在相互交换、共同发布重要金融案件的判决等方面进行合作;在威科先行等国际知名法律信息平台发布英文版典型案例,上线半年多检索量就达36万余次,被境内外用户下载引用1.1万次。

对于上海金融法院的三年成绩单,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记者表示,单看上海金融法院的成绩单比较亮眼,但因目前国内暂无类似的机构,无法进行横向的比较。另外,所处理的案件比较多,也侧面展示出金融领域的一些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上海金融法院的这些宝贵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对有问题或缺陷的法律和制度不断地进行改善,从根本上解决并帮助企业。

坚持制度创新,擦亮中国金融司法名片

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三年,被世界银行专家赞扬“有力提升了上海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程度”,并被认为“设立上海金融法院是全球法治的最佳实践”。

赵红表示,上海金融法院坚持制度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擦亮了中国金融司法名片。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服务保障中央交给上海的各项重大任务,建立与涉科创板案件集中管辖相适应的专业化金融审判工作机制、推动新片区“金融法治创新区”建设、探索“金融市场案例测试机制”等;第二,构建中小投资者司法保护体系,助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如在全国首创证券示范判决机制,被最高人民法院写入全国“两会”工作报告,取得改革示范效果;首创“中小投资者保护智慧舱”等;第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安全,如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分析系列报告”年度发布制度,为规范行业发展提供司法参考。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三年来,上海金融法院还优化了诸多便民利民举措,如打造互联互通的全线上调解平台,多元化解金融纠纷1764件,调解金额达516.78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上亿元诉讼费;在全国首创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机制,实现大宗股票处置价值、效率和便利程度最大化,获评上海金融创新奖;打造集“智源、智审、智管、智慧法庭”四位一体的专门法院数字化转型标杆、智能化赋能范例等。

“未来,上海金融法院的作用会更为凸显,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基本建成基础上进阶发展,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成为‘十四五’时期的明确目标,全球金融资本积聚上海。”刘功润坦言,是资源也意味着风险,比如,上海有4000多家私募基金公司,一方面是活跃了资管市场,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潜在的风险,这就需要有更好的法制环境配套跟上,使得资金资本的活水在规范的市场轨道合理投向、充分流通,进而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赋予浦东金融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同时强调“要强化法治保障。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

上海金融法院作为中央设立在上海的全国首家金融专门法院,如何服务保障浦东金融创新开放?对此,赵红表示,上海金融法院应该从五方面着力,一是着力加强对新类型涉外金融案件的研判,发挥金融裁判的规则指引作用;二是着力统筹域内法治和域外法治,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着力优化涉外金融审判机制,打造公正高效便捷可预期的涉外金融司法体系;四是着力开展金融司法国际交流,提升中国金融司法的国际影响力;五是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审判人才,满足涉外金融司法的专业需求。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