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上海“十四五”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2025年旅游收入力争7000亿

作者:赵奕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6-24 11:03:41

大图片
摘要:《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开放枢纽,建设亚太旅游投资门户,建设国际数字旅游之都。

上海“十四五”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2025年旅游收入力争7000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时值“十四五”新起点,上海文旅产业也将迎来新机遇和新变革。6月22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上海市“十四五”时期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开放枢纽,建设亚太旅游投资门户,建设国际数字旅游之都。至2025年,上海将力争实现旅游年总收入由2020年的3139.78亿元增加到7000亿元以上,占上海全市GDP比重达到6%,实现旅游重大投资项目增加至100个,千万级流量旅游入口增加至6个。

“我国疫情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以后,人民群众对国内旅游的安全顾虑逐渐消失,加之国外疫情未得到全面性、针对性控制,人民群众对国内文旅市场消费需求的欲望格外突出。可以说振兴文旅产业发展既是扩大内需的机会,更是消费升级转型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所需。”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德林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上海旅游业市场配置力、影响力全面提升,5家企业入选全国旅游20强,锦江、携程分别成为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团和全球第二大在线旅游集团。2020年,旅游产业增加值1314.1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4%。至2020年底,全市国家级旅游功能区6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13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2个。

根据《规划》要求,“十四五”时期,上海以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国际旅游开放枢纽、亚太旅游投资门户、国际数字旅游之都为发展目标,构建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产品体系、全球竞争力旅游产业体系、全球配置力旅游市场体系的高品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新格局。

同时,《规划》提出七项重点任务:完善都市旅游功能空间,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锚定发展“五型经济”新航向,形成旅游产业新优势;推进旅游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经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文旅融合样本城市;服务新发展格局,强化旅游枢纽门户功能;优化旅游服务环境;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深化对外及港澳台地区交流与区域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上海将打造以“党的诞生地”为地标的红色文化旅游集群。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开展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资源整合,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中国红色旅游地标,会同嘉兴南湖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主题旅游线路,构建“开天辟地”红色文化旅游集群。

对此,杨德林认为,红色旅游拥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也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不仅有利于对人民群众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教育,而且有利于推动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十四五”期间,上海还将通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健全完善入境旅游政策体系,强化旅游发展人力资源保障等措施保障规划实施。

“新12条”提质增能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接待国内游客约6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2.73亿元,分别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75%和67%;国家A级景区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星级饭店业务等持续复苏。但从经济指标来看,旅游业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继2020年发布《关于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旅游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后,6月17日,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出台了《关于支持上海旅游业提质增能的若干措施》(下称“新12条”),支持旅游企业发展。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上海正处于旅游业战略机遇期、回暖加速期、换挡转型期,‘老12条’重在扶企纾困、解燃眉之急,今年的‘新12条’重在提质增能、促长远发展。”

记者了解到,“新12条”进一步扩大旅游企业受益面,提出鼓励在沪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加强对民营小微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旅游企业通过私募基金投资、挂牌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对旅游市场主体的融资增信力度。

在优化旅游高品质供给方面,“新12条”鼓励旅游度假区和目的地投资建设,围绕上海重点旅游项目,推动资本和旅游重大项目精准对接,并支持企业开展旅游人才技能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新12条”特别注重引导旅游数字化转型,支持运用数字全息、VR等技术发展全景旅游、沉浸式旅游等虚拟现实交互旅游场景,今年上海将打造20个数字景区、600家数字酒店。

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李萌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次上海发布的旅游业“新12条”支持措施,对于支持旅游企业稳步复苏、提高旅游企业发展能力、培育旅游产业新动能、形成新环境下旅游业新优势,都将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政策举措针对现阶段上海旅游企业需求和十四五深化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任务,从金融、税收、项目、品牌、技术、市场、人才等多个方面多个环节,做了精准设计。

李萌表示,上海把旅游业作为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来着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将更好地发挥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带动消费市场复苏振兴、增强城市发展动能、优化城市品牌形象和提高城市软实力的综合作用。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