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亿资金南下港股掘金 相关场内基金上演“过山车”行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1-22 18:05:0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喻莎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南下资金爆发式涌入港股还在继续。
在巨量资金南下“抢筹”的热捧下,多只港股类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下称“港股ETF”)也水涨船高。1月19日,多只港股ETF涨停,二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溢价。但在随后的1月20日,前日大涨的个别港股ETF出现暴跌,部分产品还经历了一天涨停、一天接近跌停的戏剧性一幕。
1月21日,南下资金再度净流入162.63亿港元,这是自今年以来连续14个交易日破百亿港元,净流入总金额高达2218.45亿港元,不断刷新港股通记录。自开通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1.9万亿港元,在巨量资金涌入的推动下,恒指于1月21日盘中突破30000点大关,许多港股股票也创历史新高,其中腾讯控股一度站上历史性高点700港元。
1月22日,资金还在继续南下,不过资金流入港股较前几日明显趋缓。站在目前时点,万家基金投研团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依然看好港股市场后续表现,作为基本面条件与A股相似的两个资本市场,恒生指数在过去两年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进入2021年,伴随风险偏好提升及赚钱效应显现,港股市场未来几个季度依然具备很强向上动力,但是也要警惕市场短期快速上涨后的大幅波动风险。
对于行情的延续性,万家基金投研团队认为后续能够助推港股上行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首先,AH溢价率处于历史最高位附近,港股市场估值反映悲观预期;其次中国经济修复速度显著快于全球其他经济体,人民币具备升值动力,历史经验来看,人民币升值周期助推海外资金加大港股配置;此外,2021年将有更多高科技企业选择来港股上市,优化港股市场结构,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南下资金疯狂“抢筹”港股
开年以来,源源不断的南下资金,正在加速流入港股。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1月18日至20日,港股通分别净买入229.71、265.93、202.88亿港元,这是港股通史上首次连续三个交易日净买入超过200亿港元。
1月21日,虽然港股冲高回落,但南下资金依然净流入163亿港元,为今年连续第14个交易日净流入超百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最近两年港股市场估值更便宜等原因,南下资金一直都在“买买买”。刚刚过去的2020年,南下资金总共买入港股3.09万亿港元,卖出2.42万亿港元,净买入额达到6721.25亿港元,创出年度历史新高。
2021年,1个月不到的时间,已累计净流入2218.45亿港元,期间南下资金合计买卖总额高达9373亿港元,占港股总成交额(3.32万亿)的28%。
炙热的资金推动恒指于1月21日盘中突破30000点大关,年初以来,恒指已累计上涨10%,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涨16%。许多港股股票也创历史新高,其中腾讯控股一度站上历史性高点700港元。
多只港股ETF上演过山车行情
在巨量资金南下“抢筹”的热捧下,港股ETF也水涨船高。其中,刚刚上市不久的港股通50ETF,1月19日盘中交易价格一度涨停,吸引了34.66亿元资金净流入,收盘溢价率达到8.36%;港股100ETF一天吸金3.29亿元,1月19日盘中也收获涨停板,收盘溢价率达到12.84%。上证港股通ETF、香港证券ETF也收获涨停,恒生指数ETF涨逾9%,恒生国企ETF涨逾8%。
遗憾的是,暴涨行情仅仅持续了一天。在随后的1月20日,恒生指数上涨1.08%,前日大涨的港股ETF二级市场价格却大面积回落:港股通50ETF、上证港股通ETF等多只ETF单日跌幅超过5%,港股100ETF跌幅更是高达9.88%,即将触及跌停板。上演了一天涨停、一天接近跌停的戏剧性一幕。
记者注意到,早在1月19日,港股100ETF就曾公告表示,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出现大幅溢价,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于高溢价率的基金,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业内人士认为,价格的暴涨暴跌与ETF存在的高溢价套利有关,即套利资金的阶段性卖出,产品高溢价率状态降温,是港股类ETF大跌的主要原因。
不过,经过1月20日大跌,上述基金的溢价率已经大幅回落。
资金为何看好港股?
港股为何突然成了“香饽饽”?职业投资者董翔告诉记者:“我认为港股本轮上涨主要来自南下资金抢夺外资的定价权,提升了港股新经济企业的估值,毕竟同样质地的公司在A股要贵得多。”
董翔表示,南下资金进入港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后国民信心足,风险偏好提升,以及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资金充裕;另一方面则是在美国打压下,不少优质科技企业回港上市,寻求备份,吸引了大批国内投资者。
诺德基金研究员张昳泓认为,低估值并不是港股市场上涨的核心因素。“A股市场龙头个股估值在过去两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核心资产的估值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部分资金开始关注估值相对偏低的港股市场,近期也看到南下资金开始加速布局港股。可以看到历史上港股市场整体估值相比其他市场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而低估值并不是港股市场上涨的核心因素。”张昳泓进一步解释道。
张昳泓向记者分析称,香港作为离岸市场,投资者结构上以海外投资者为主,受汇率及基本面影响较为显著。近几年可以看到,国内上市公司在港股市场占比不断提升,整体基本面走势与A股基本面较为一致。2021年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可以较为确定的判断港股整体基本面大概率将处于趋势向上的走势,那么由盈利上行驱动的上涨行情还是可以期待的。
“但更为重要的仍然是寻找景气度较高行业中、具有成长性的优秀公司。”张昳泓认为,基本面仍然是上涨的核心因素。
在此背景下,2021年需要注意哪些港股投资风险?对此,张昳泓表示,2020年南下资金是大幅流入状况,但外资全年整体处于流出状态。海外资金也是港股市场不容忽视的一块,海外疫情仍然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需关注海外整体流动性的边际变化,海外资金的变化可能会使得港股整体估值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也是今年需要关注的风险。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