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东湖高新抢占市场先机 武汉工业地产异军突起

作者:姚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8 20:37:25

摘要:东湖高新抢占市场先机 武汉工业地产异军突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姚芳 武汉报道

  “在大多数人眼里,工业地产的概念就等于厂房,是类似住宅的纯物业。但实际上,工业地产做的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最大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洵先生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东湖高新是武汉地产的开拓者,也见证了其标准厂房、办公型的工业厂房以及多功能形态物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拿来主义”到“专业户”
    20世纪90年代初,东湖高新先后开发了关东科技园和关南科技园,这就是武汉工业地产的最初形态,也是东湖高新开发的第一代工业地产产品。
    “当时,我们还没有工业地产这个概念,武汉也没有例子可以让我们借鉴,我们也只好实行‘拿来主义’,借鉴沿海的经验了。”李洵介绍道。
    关东科技园和关南科技园主要是通过建设标准厂房和基础设施,以吸引优秀企业的入驻,而这种模式也是复制了一些沿海城市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模式。
    “沿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以制作业为主,而武汉是电子行业突出,以研发为主。我们的‘拿来主义’水土不服,招商过程很漫长。”回忆创业的艰辛,李洵显得有些感慨。这种模式的厂房比较适合大规模的制造业项目,对科技型企业来说并不实用,而武汉企业大多是科技型企业。
    “我们在2000年开发了第二代产品——东湖高新数码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尝试。”李洵告诉记者,“这时,武汉的房地产也是刚刚起步,都在萌芽期。”
    同时,一大批大学科技园也应运而生,以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为主。这两种工业地产形态,也是武汉工业地产在探索中走出的第一步。通过这样的蜕变,武汉的工业地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从以前的粗放型工业园区慢慢向集约型、专业型科技园区转变。
    比起住宅市场的波澜壮阔,工业地产的价值增长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武汉市的工业地产,随着政府优惠力度的加强和民营开发商的介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上升势头。短短几年时间,国际企业中心、光谷软件园等新型工业地产相继出现,使武汉的工业地产进入到第三阶段。  
    “在开发第三代产品时,我们对工业地产也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也开始进行客户分析。”李洵向记者介绍东湖高新第三代产品——国际企业中心,“我们针对的客户群是科技型企业,他们的产研发是一体的,不需要很长的生产线。它讲究的是一种整合,对房屋的跨度和层高都有其特定的要求。”
第四代项目呼之欲出
    就武汉现状而言,一些中小企业已基本完成了原始资金积累,随着整个市场逐步规范,原始的家庭式作坊已无法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武汉一些中小企业都到了提升阶段,对工业地产的需求空前高涨,要求也越来越高。
    武汉东特电子有限公司2009年十一后才入驻国际企业中心。武汉东特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剑虹很满意国际企业中心:“我也看了很多地方,但国际企业中心最符合我们的需求。这里环境优美,产业集中,我们很多客户群体都在这里,光是物流这块的费用就省了不少。完善的配套服务和贴心的后勤保障服务,让我们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武汉工业地产的开发相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城市而言起步较晚,从自行发展到规划发展,从规划发展到导向发展,从导向发展到集聚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摸索。但是,不难看出武汉工业地产在不断发展中努力创新,已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武汉工业地产带来了新的挑战,从2009年开始,武汉经济慢慢复苏,大批企业涌入武汉,给武汉工业地产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江浙及沿海地区制造业受能源及人工成本高等因素困扰,很多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能源和人力资源占有一定优势的湖北。再加上武汉综改试验区建设提出要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这必然导致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以及产业链的重新分配,由此涉及到的武汉工业地产开发规模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也将推出新一代工业地产项目——光谷芯中心。”李洵很看好武汉工业地产的发展前景。
    而更多民间资本开始进入工业地产行业,加大了开发力度,政府和企业也开始加大投资,推动了武汉工业地产的发展和渐露峥嵘。同时,武汉经过多年积累,后发优势明显,新开发的工业地产已经呈现集约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之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