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不要猜价格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1-23 09:42:00

摘要:股市有个说法,永远不要把股价和时间放在一起,说的是你可以预测对股价的走势,但你很难把股价走势的时间把握好。

   股市有个说法,永远不要把股价和时间放在一起,说的是你可以预测对股价的走势,但你很难把股价走势的时间把握好。也许看好一只股票,但最终在它大涨之前,你可能就已经消耗完了耐心,早早卖掉。

   预测股市是一件很难的事,现在的房价也和股价一样难以捉摸,尤其当房价只涨不跌的情况下,很多年来一直在预测房价下跌的人只能说是“屡败屡战”。

   你要说多年一路看下来,就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每一次预测房价下跌的人都有他们充分的理由,有因有果,因果关系的存在是预测的逻辑前提。那么为什么总是预测失败?不是因果影响不存在,而是一件事情的最终发生,不是一个因果关系就能决定得了的。

   看这个消息:国务院11月20日召开常务工作会议决定,要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步伐加快,也意味着三中全会《决定》中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要求有了配套措施,最终房地产税会全面铺开。这当然是条重要的新闻,但对于新闻本身的报道热度不及对潘石屹评论的报道,据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中表示:“这是好政策,如果今年实施,房价马上会跌。”

   我特意去潘石屹的微博中翻了翻,没有找到老潘的原话,但却有两条相关的评论,一条是针对这则消息,潘石屹说了句“我记得有位领导说今年8月份要完成?”一条是在“新华视点”的微博报了潘石屹说了“今年实施房价马上会跌”后,潘石屹跟了一句“反对这项政策的力量也是十分巨大的”。

   不管老潘说了没说“房价马上会跌”的话,一个“马上”就相当于把价格走势和时间点联系在一起了,我们根据经验知道,这样的联系大多不靠谱。但是如果老潘真的脱口说了这样的话,我们又应该怎么理解呢?

   大家都喜欢听要么涨要么跌的决绝的判断,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有没有问题?

   我觉得正确的理解是,在给楼市挤泡沫的过程中,政策又增加了一颗非常重要的砝码。这里有因果联系,但是这个因并不能直接导致果,要和很多因在一起发挥作用,最后的果才会出现。这样的思考方式,就是承认事情的复杂性。

   这样的思考方式也是概率式的思考,不过分相信单一的因果联系,而是把各种可以搜集到的因果联系结合起来考虑,为我们的预测增加一些概率。

   比方说吧,你如果原来自己主观臆断房价在今后下跌的概率只有10%,那么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后,你可以修正自己的预测,把房价下跌的预测概率提高到20%。请注意,由于“反对这项政策的力量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以,你提高百分比应该在国土部门真正有效展开这项工作之后。

   关于房地产的价格泡沫要破灭,还有一种因果关系,就是利率的市场化,这也是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了的事情。有人就会分析了,既然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明确了是“减杠杆”,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流动性吃紧,就会有利率攀升,直接增加购房成本,进而抑制需求。利率市场化因此将会推倒房地产泡沫。

   这样的因果分析当然也非常有道理啊!但是,我们是不是又要因为这个因果联系直接得出来结论——房价必跌呢?我看还是不能轻易下结论。如果依据概率性的思考方式,我们还是可以因此而稍微修正一下原来对房价走势的预测,比如,接着上面的预测,如果你相信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你又可以把刚才房价20%要下跌的可能性提高到比如说30%。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利率市场化可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央行今年夏天放开的只是贷款利率的管制,何时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还要看时机,而这也有可能“反对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所以,你提高预测概率的时点,应该是利率市场化真正“落听”之后。

   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希望房价回归正常的水平,但是房价的涨跌就和股价的涨跌一样,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多,其中的利益关系又是错综复杂,我们不能把主观愿望当成预测的依据,不能感情用事。

   好在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可以挤压泡沫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房价再高,也抵不住导致它下跌的概率一个10%再一个10%地加上去。

   房价的涨跌预测很难,但还是不妨碍你做一些符合安全边际的选择。前投行人士张化桥最近在他的一本新书《影子银行内幕》中说了他本人的投资原则,对于房地产他很矛盾:

   “房地产的走势的确很难判断,虽然我在影子银行和房地产公司都工作过,但这对我判断房价走势毫无帮助。我必须再说一遍,中国的房地产(实物)估值过高,而且过度开发,情况非常危险,但是,我不知道中国房地产的未来会怎样。高位买入是傻瓜行为,我绝不会这样做,我需要安全边际。”(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