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分蛋糕的学问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0-25 23:35:00

摘要:创业板的领涨者是TMT,现在的领跌者也是TMT,所有泡沫的生成都还是需要一个理由。
    创业板还在跌,泡沫就是这样,一旦开始破灭,就再也很难回头。
    创业板的领涨者是TMT,现在的领跌者也是TMT,无论是电影电视、手机游戏,还是互联网这个或者那个的,所有泡沫的生成都还是需要一个理由。其实,市场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就是高层提出来的信息消费升级,就是即将在11月份召开的三中全会的改革红利。
    围绕三中全会的改革预期,被市场拿来炒作的东西当然不止TMT,还有一个实实在在已经成立了的上海自贸区,这也是一个改革的试验田和桥头堡,也是今年大行情的主线——改革。不过,和所有的泡沫一样,见好就收,利好兑现之日反而就是见顶之时。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在一个月时间内涨势汹涌,却在自贸区挂牌之时转头向下,到现在是和创业板比着看谁跌得凶。
    当然除了消费升级和上海自贸区,大家几乎把能和三中全会挂钩的改革预期概念都尝试了,土地流转是一个概念,但是由于不确定性大,炒得也是反反复复,难以把握;民营银行也是一个概念,但是由于龙蛇混杂,其实并没有太多集体效应。
    现在的问题是,当所有的概念都在退潮之际,大盘也跟着慢慢向下破位了,11月的三中全会还值得资本市场期待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仅仅是依靠概念的炒作,中国经济不会因此而转型,中国股市也不会有多大的指数行情的表现。真正值得关注的,其实还是三中全会的改革亮点是什么。
    对此,我们的预测能力有限,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还是有一些专业人士在此时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意见。我觉得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值得大家仔细琢磨一下。
    一种来自投行人士,瑞信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最近在《财新网》他的专栏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市场乐见什么改革》的文章。陈昌华相对保守,他觉得对投资者来说,希望见到的改革主要是两类:一是能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和创造新的经济点的改革,另一个是能把中国金融风险控制住的政策。
    前者比如户籍改革、生育改革、农村土地改革以及减小国企垄断地位等,陈认为这些改革牵扯的利益面太广,影响力太大,估计在三中全会上会有涉及,但很难看到大的突破;后者比如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再分配以及地方政府的债务安排,这些陈则比较乐观。
    总之,作为投行人士,陈昌华“对三中全会启动一些控制金融风险的政策较有信心,但不认为有给经济提供新增长点的新改革政策出台”。
    另外一位曾经更加接近政策制定的人士、国经中心的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对三中全会的改革预期,就要比陈昌华乐观得多。曾经参加过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两个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工作的郑新立,最近在一个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表达了一些对三中全会的预期。
    郑新立用了16个字来概括,“回应期待,喜出望外,活力大增,股市飙升。”回应期待,是说三中全会可以回应老百姓的期待,老百姓的梦想,大家想解决的事、想说的事,三中全会会给大家比较满意的回应,回应可能会超出预想,会喜出望外。
    而在此之后,中国经济的活力会大增,国企、民企、消费各方面都会活跃起来,该投资的投资,该消费的消费,由此,中国股市可能会出现飙升的局面。郑新立甚至建议大家“现在有钱赶紧去买股票,三中全会之后肯定赚大钱”。
    我觉得把一种相对谨慎和一种相对乐观的预测放在一起看,还是有它的好处的,至少会让我们的预测更加全面和客观,不至于真的就去大跌中买股票抄底,投资不是这么干的。两种出发点完全独立的观点,加在一起的价值肯定要大于其中任何一种观点。
    不过,我自己最感兴趣的还不是陈昌华和郑新立预测结果的不同,而是他们一种在预测理论上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认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而且他们还都认为,合适的改革措施将会带来这种新的增长点。
    新的增长点会在哪里?其实也好回答。陈昌华总结,2008年之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就一个——外需。外需带动出口和就业,同时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投资需求,外贸、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就是增长的亮点。
    那好,如果没有外需的增长,我们的增长要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内需。内需怎么启动?对此郑新立有自己的看法。郑新立讲过不少次“六大改革释放六大潜力”的观点,第一条就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释放消费需求的潜力”。
    以前我们常说,“先把蛋糕做大了,大家就都可以分到更多的蛋糕”,我觉得,现在是换一个说法的时候了,“先把现在的蛋糕分好了,才能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分蛋糕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我会在此专栏中不断重复下去的概念。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