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环保是一张明牌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0-18 23:25:00

摘要:环保是一张明牌,不仅是一张大牌,还是一张持久牌,一张至少可以打十年的牌。
程凯
    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就在几天前,李克强总理在越南河内那么信心满满地表示“相信中国经济实现全年主要目标是完全有基础的,中国经济向好的趋势是会继续的”了。
    就在公布了9月的CPI和PPI数据之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更重要的季度GDP增长数据。 前三季度GDP总值386762亿元,同比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也就是说,在二季度GDP增速下滑逼至全年7.5%的目标底线之后,三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季度数值已经从7.5%强劲反弹到了7.8%,也创下了今年最好的季度增长,为第四季度和全年的目标完成打下了一个“靠谱”的基础。
    光讲GDP是不行的,不讲GDP也是不对的,但是很多没有被包含进GDP的内容,实际上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也不小。很多经济学的教材在讲解GDP的内容时,都会提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妇女居家做家务带孩子的工作就漏到GDP统计之外了,因为老公没有给老婆奖金。
    再比如同样的GDP数值代表的质量可能不一样,十多年前的一款卖5000元的诺基亚手机,和今天一样卖5000元的苹果手机,在计算GDP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我们都知道自己那两款相差十年的手机有着什么不一样的感受,而这种科技进步带来的消费感受的升级,并没有能够体现在GDP的数据增长之中。
    其实,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被GDP忽略了的生活质量问题,那就是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引用的水源,还有我们生长的土地。环保问题,就是GDP数据没有能够概括的最大的经济学的外部性难题。
    为什么说是外部性?因为一家工厂如果不需要为污染付出成本,那它将在数值上创造更多的GDP,但是,因为这家工厂的污染而致病的普通人,却没有因为他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而在GDP上做减法,甚至,当这个患者去医院就医的时候,他还因为在医疗部门消费而再一次为GDP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这里的外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就像我在上面“狡辩”的一样,忽略环保可以带来GDP的增量。其实,这里面的诡辩之处在于,环保的外部性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量只是短期的、一时的、不可持续的。
    因为说到底,GDP的增长最终依靠的还是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力提高的源泉就只能是劳动者,他们可以在工作中提高经验水平,创新新的生产技术和新产品以及新的管理技术。如果劳动者得病,生产力自然降下来了。鲁迅先生第一志愿是学医,初衷就是要给国人治病不是?
    把环保外部性的长短期效果倒过来说一下,我们能不能为了长期的增长而放弃短期的增长呢?为了更加可以持续的增长,我们不得不把环保放到最显眼的位置上来。如果这已经是从上到下一致的决心,那么未来十年之中,环保产业的投资和增长,将是一张“明牌”。
    今天讲环保,那是因为去年冬季困扰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又到季节了,我们更多能做的难道只是“借东风”,祈祷大风天气吹散雾霾吗?当然不是。如果说,去年的冬天只是一个投资环保的警示,今年的冬天就有可能是一个真正动手的开始了。
    有意思的是,投资环保其实是可以和淘汰落后产能相辅相成的事。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关于调整发电企业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除四川、云南两省外,其余省(区、市)燃煤发电企业脱硫标杆上网电价平均下调1.4分/度,同时,《通知》却对脱硝和环保除尘达标的燃煤发电企业电价补贴上调0.4分/千瓦时。
    一加一减,电价调整的指向性非常明显,打出环保牌,与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保持一致,推进火电生产清洁化。其实,空气治理还有更直接的。根据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的消息,中央财政近日安排了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6个省份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而且这笔资金将重点向治理任务相对更重的河北省倾斜,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按上述地区预期污染物减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浓度下降比例三项因素分配。中央的50亿元资金只是一个杠杆,目的是撬动各地政府投入得更多。
    这还只是空气治理,两天后的新消息是,国务院已在近日发布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鼓励实施城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制度,并且明确列举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空气加水务,这两个概念已经在这一周的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我们应该可以预测得到,环保产业的投资和发展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包含着经济结构转型的追求之中,也符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2012年5月的时候,我在《地平线》专栏中写了一篇《环保是一张什么牌》,说“环保是一张明牌,不仅是一张大牌,还是一张持久牌,一张至少可以打十年的牌”。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环保这张明牌,越来越明白。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