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7%,底线在这里!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0-09 22:48:00

摘要:流动性的再次放松,但是,这种放松会一松再松吗?再松下去,就回到老路上去了,这是底线思维本身就不允许的。
    从今年6月份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这里啰嗦不停“底线思维”。不是说这个概念多么适合炒作,而是觉得“底线思维”的提出,将成为一个真正的转折点,考验经济转型的决心有多大,成功的概率又有多大。
    转型必须守住底线,否则就会“出师未捷身先死”,真成了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转型的底线又不能定得太高,否则就成了掣肘,什么东西都不该改、不敢碰。为此,大家一直在猜,经济要转型,要从投资拉动出口拉动转到内需拉动,我们需要放弃的GDP有多大,需要守住的GDP又是多少?也就是说,GDP增长的底线在哪里?
    之前我们提过今年的GDP底线在哪里?既然今年年初制定的全年的GDP增长目标是7.5%,那么就要守住这个7.5%。所以,最终的结果如果太接近7%,可能性不大,但要超过8%,那也肯定不对。7.5%的目标,会有运行预测的误差,但是在7%-8%这个区域之间的概率更大。
    对应着资本市场,一个相应的预测就是,低于8%的增长不会给大市带来多少行情,但是不会低过7%的增长也不至于带来多大的灾难,因此行情只会出现在热点板块和概念上。最大的热点在哪里?
    现在看起来,都在经济转型和改革预期上,最大的概念比如对应着经济转型的信息消费升级,带来了贯穿大半年的TMT为主导的创业板行情,另外一个就是接近三中全会带来的全面的改革猜想,确定性比较强的比如已经被爆炒过的上海自贸区,而更加散乱的热点比如金改、民营银行和土地流转等。
    这些热点的炒作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引发不了大盘的行情。这种情况在第四季度继续下去的可能性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大。因为这种局部行情完全符合GDP在7%-8%区间运行的特征。更何况,现在我们一直在猜测的GDP的底线现在也更加的明确了。
    底线思维的概念,其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原话的提法,是“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而现在GDP增长的底线到底是多少?答案也由习总书记来揭开了。
    10月7日,习近平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的重要演讲时提到“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信心来源之一就是“中国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中国经济增速从以前的两位数增长到2011年的9.3%和2012年的7.8%,再到今年上半年的7.6%,总体上实现了平稳过渡”。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中国经济增速有所趋缓是中国主动调控的结果。而且,“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7%的增速就够了”。有了这样的充分测算,“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
    这是第一次底线思维在经济领域里被阐述得如此明确,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几年走势的预测而言,这也是最清晰的信号。而对于这样一个清晰的信号,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出一个清晰的解读,既不要对GDP的增长抱有过高的预期,也不要对GDP的短时下滑过于惊慌失措。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还是那句话,转型无牛市,但是不是说没有局部的牛市。
    如果说,之前我们在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之前还是一直概率不够大的猜测的话,现在有了7%这样的GDP的底线思维,我们之前的预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如果今年全年的GDP增速就在7.5%附近,那么我们对未来一年的预测也将更有信心。
    而到那个预测的时候,我们还将会得到更加明确的信号,因为那个时候三中全会已经开了,新的信息将被充分吸纳进来以调整和修正我们的预测。
    最后我觉得还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有了7%这样的GDP的底线思维,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是比我们想象的会多一些。有这么一个关于统计学家的笑话,“一位统计学家趟过一条平均水位不足1米的河时,被淹死了。”
    最近,新的经济数据一个接着一个地在驳斥过于看空中国经济的外资投行们,让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对今后的中国增长数据做出修正,但也有人对反弹的数据持有谨慎态度。禾其投资的合伙人薛澜就觉得,目前的反弹原因简单粗暴,源于前四个月宽松信贷的滞后反应,6月底钱荒后政府态度急转弯,随之而来的是流动性的再次放松。但是,这种放松会一松再松吗?再松下去,就回到老路上去了,这是底线思维本身就不允许的。
    正因为7%是增长的底线,所以防止超过7%的波动才是应该做好的准备。所有简单粗暴的预测都不靠谱,必须一次接一次地做出修正。(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