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你还不懂底线思维?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9-11 23:06:00

摘要:如果还是靠信贷增长带来利润的增长,用信贷来拉动投资稳增长的话,这还是调结构求转型吗?
    自从今年6月份以来,关于底线思维的话题,我在《地平线》专栏的标题中就提过3次,今天再提一次,深刻理解学习一下。毕竟,这可是习总书记提出来的概念。按照原话的提法,就是“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讲,这其实主要说的还是要守住增长的底线,也就是说,既然今年年初制定的全年的GDP增长目标是7.5%,那么就要守住这个7.5%,仅此而已。你要说底线思维说的是GDP要达到8%以上,那肯定不对。
    为什么要提底线思维?因为决策者在主动减速。
    第一明确了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速,第二明确了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三明确了必须把环境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也就是说,底线思维说的都是为可能的减速做好准备,一方面是心理准备,第二方面也是准备一些技术手段以防止可能的失速,做到有备无患。
    所以,今年的GDP增长是快不起来的,明年的目标可能还会调低。基本面如果如此,资本市场的情况又能有多好?稳住就可以了。什么叫稳?肯定不是一直横盘不动,而是掉下去一点再给拉回来,涨上去一些又给震荡掉。这里面的逻辑就叫“转型无牛市”。
    6月8日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底线思维的“底气”》,第一次认真分析底线思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想说的是,在经济转型中即使遇到最坏的情况,也会有足够的应对手段,年初制定的全年GDP经济增长7.5%的目标,这就是底线。“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有了这种底线思维的保证,就像有了一条宽广的护城河。”因此,不管指数怎么走,积极的投资者们肯定也能找到结构性的机会。
    7月12日的时候,我又写了一篇《重申一下底线思维》。当时股市刚刚经历了“钱荒”引发的一次大跌,然后初现了几日的反弹。而且就在不久前的7月9日,李克强总理又提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给底线思维再次做了一次注脚。
    我那时的想法是,不能过于失望,也不能过于期望,不能总在两个极端之间打摆子,一会儿觉得“李克强经济学”会放任GDP失速而彻底失望,一会儿又在总理亲自表态说有底线时而梦想一轮精彩的牛市行情。“搞平衡,就是不泄气也不刺激。转型无牛市,这才是大概率事件。”
    今天在这里第三次提底线思维,是希望可以深刻地理解底线思维,清醒地认识最近的多项数据飘红的经济指标,这种利好究竟应该如何看待?
    8月份,中国的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0.4%,增速高于7月份的9.7%,是201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国家统计局的发电量数据也显示,8月发电量49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高于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验证了工业产业回升的真实性。
    但是,同时你要看到8月份的社会融资总量又达到了1.6万亿元人民币,远高于7月份的8080亿元。也就是说,钱又多了,信贷刺激在经济企稳中发挥了作用,而且,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也似乎偏向于重工业和投资。
    所以,我觉得对8月份各种宏观数据最好的理解是——必须转暖。这种情况大部分是针对前几个月的出问题而发生的,如果新的数据不转好,第三季度的数据就会很难看,第三季度难看了,最后的第四季度就难办,搞不好全年的7.5%就保不住。
    因此,新的月度数据变得有亮色是情理之中的,也是底线思维所决定的,但是你要说亮色就是彩色,我可不这么认为。
    禾其投资合伙人薛澜最近也在她的《财新》专栏中采用了“底线思维”的标题,叫做《风雨中的底线思维》,认为“保底不托高”的政策环境,意味着经济增长将在一个窄幅空间内震荡,反复性极大,而跟着宏观做投资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薛澜对经济数据转好的分析,也关注了“去杠杆”的停顿。认为7月外需走强以及国内形势出现一定程度改善,主要得益于流动性状况较6月放松,而上半年大多数时间货币宽松的滞后作用开始显现,有些领域呈现初步复苏的迹象。
    而我们现在对刚刚出炉的8月份的分析依旧可以看到薛澜的这个逻辑,就是在二季度出现内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最高层的调整手段倾向了增长。其实很简单,稍微地放松一下“去杠杆”的步子就可以了。信贷的增长总是可以带来利润的增长的。
    但是,如果还是靠信贷增长带来利润的增长,用信贷来拉动投资稳增长的话,这还是调结构求转型吗?答案如果不是,那么这种手段用到GDP到7.5%就够了。
    底线思维,就是叫你在底部震荡,清洗掉原来的脏东西。(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