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魔鬼全在细节之中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30 23:50:00

摘要:央行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是非常了解和谨慎的,因为它也不想因为这个问题把一个工具搞砸了。
    有人说过,要看清一个经济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盯住它的银行。在一个金融化程度很深的世界里管用,而在中国,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金融化程度还不够深。
    所以,中国央行自然会有一个目标,让金融体系向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前进,人家有的,我们也应该有。资产证券化便是其中之一,一旦机会成熟就积极推进。这件之前一直在慢慢探讨研究试点的事,现在突然加速了。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7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自从盘活存量一说提出后,大家都在琢磨什么叫做存量,如何来盘活?这并不是一个从字面上来看这么简单的问题。本来,货币的多少,决定因素就很多,有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有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还有商业银行放贷的意愿,以及企业和个人从银行贷款的意愿,甚至你我决定在钱包里放几张纸币,都会影响到经济中实际货币的多少。
    那到底什么是盘活存量?现在我大概的理解是,所谓盘活存量,最要紧的是央行先要管住基础货币。在现有基础货币的基础上,信贷如何变大,那就是盘活存量的事了。而所谓的增量,不是基础货币的增加,是盘活基础货币存量基础上的商业银行信贷的增加。
    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就是想要“盘活存量”,这是央行的官方表述。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如何让银行信贷变出增量来的呢?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概念,影响到每一个人。我想以最简单的几句话介绍一下概念问题:
    银行是靠放贷谋利的,信贷是它的资产,可以带来现金流。既然如此,一家银行有意愿把信贷放得越多越好,这叫做大资产负债表,但银行也不能无限放大,因为它还要控制风险。央行也不许它这样做,所以会用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等要求来约束它。
    那么好,如果银行在现在的约束条件下已经无法再放出更多贷款了,它可以怎么做?可以多拉存款,可以再融资提高资本金,还可以有一个魔术一样的办法——资产证券化。
    既然信贷是可以带来现金流的资产,那么就把它卖出去,不管第三方是谁,买到了这个资产也可以获得现金流的收益,而对银行来讲,它的资产负债表由此变轻了,它又可以做大负债表,也就是说,它又可以放贷款了。
    基本的逻辑就是这样。但是,这个魔术里面有两个问题,都和风险有关。
    银行是干什么的?玩风险的。它是对风险最熟悉和最有经验的,所以贷款的质量它非常看重,可是一旦可以把信贷资产证券化打包卖出去了,它在最初放贷的时候还会对风险控制上心吗?另外,出于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打包卖给第三方的信贷资产,到底是好资产还是坏资产呢?这两种风险都是被第三方购买方承担的。
    还有一个全社会的整体风险问题。就算风险被银行转移出去了,银行安全了,金融系统安全了,但是风险还在经济体中,只不过转移了地方而已。央行要对全体商业银行的安全负责,是不是也应该对全体经济体的风险和安全负责呢?
    别看我在这里啰嗦了这么多,都是在给不熟悉其中道道的读者讲。央行会不明白这些道理吗?它当然明白。所以,信贷资产证券化才拖了这么多年,作为发达经济体中司空见惯的东西,而我们的市场经济中一直就没这档子事。
    其实,央行对这件事的运作和推进一直在进行中,而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成了一个坎。次贷危机就是滥用证券化的果,根源就是以资产质量不高的房贷作为入池资产,并过度证券化。2009年初,央行还专门牵头起草了一个资产证券化第二批试点的经验总结,并上报国务院,指出中国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并不存在美国次债危机的问题。
    工具就是工具,好不好完全要看使用者的操作。所以,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说是央行一直想做的事情,无非是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来了。既然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还有什么比资产证券化更合适的东西呢?
    所以,对资产证券化的加速推进,我的第一个理解,是一个市场化的工具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被制造出来了。在央行的任务清单里,资产证券化大概和利率市场化一样,都是搭建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的必要构件。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到,央行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是非常了解和谨慎的,因为它也不想因为这个问题把一个工具搞砸了。所以,一切魔鬼都在工具使用的细节之中。
    央行强调了几个基本原则:坚持真实出售、破产隔离;总量控制,扩大试点;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不搞再证券化。还要指导商业银行对通过证券化盘活的信贷资源,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用于小微企业、“三农”、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细节都能做到吗?魔鬼已经被放出来了。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