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正反馈的泡沫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28 23:23:00

摘要:存在正反馈的市场不仅包括股市、大宗商品市场,还有楼市。走到极端时可以把一个国家的经济给拖垮了。
    想象一下,拿麦克风对准音箱喇叭,会出现什么效果?大家都知道,会有无限放大的噪音,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正反馈。正反馈无处不在,索罗斯的赚钱之道,就是利用资本市场的正反馈,不管是价格暴跌,还是价格暴涨。
    存在正反馈的市场不仅包括股市、大宗商品市场,还有楼市。楼市上货币和房价的正反馈,走到极端时可以把一个国家的经济给拖垮了,最近的案例是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的经济危机。
    尽管如此,我们对楼市和货币的正反馈过程还是不甚了解,仅仅停留在钱印刷多了房价就涨了的程度。其实,钱的多少,房价的高低,就像“蛋生鸡、鸡生蛋”,不管谁先开始,一旦开始就能不断继续。
    要搞清这个正反馈,首先要搞明白钱到底是什么?用资深从业者乔治?库珀博士的话说,“我们的法币银行体系拥有两条不同的金钱创造路径:私营部门的信贷创造(金钱和债务同时产生)和公共行业的印刷机(金钱从空气中出现,没有债务冲抵),前者造成了金融不稳定和通胀-通缩周期,而后者制造出了不可逆转的单向正通胀。”
    你要能理解这句话,就会知道当你贷款买房时,银行给你抵押贷款,实际是在创造新的货币。房价上涨后,你的房子作为抵押品估值上升,你就可以从银行贷到更多,银行于是乎又制造了更多的货币。所以,房价上涨的过程,就是一个货币不断增加的过程,只不过这些越来越多的货币都在楼市里。
    我们会听到几种说法,说房地产市场吸收了天量货币,或者说货币在楼市里空转,大概都是这个意思。但这两种说法都容易引发歧义,前者可以被误认为首先是钱多了,然后房价上涨,这一点央行就“不认账”;后者可以被误读为楼市里空转的钱可以被挤出来,再投入到实体经济或者是股市中去。这都不准确。制造货币和房价上涨的正反馈是一个无需强调先后次序的过程,而这种货币制造的反向过程是,一旦房价开始下跌,楼市里空转的货币立马就消失了,不存在什么被挤出来的情况。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被理解的过程,但我们必须花点时间把它拆解成一个一个的慢动作好好想清楚。一旦想清楚了,我们也就能明白很多难以理解的怪现象,比如,现在市场上到底钱多还是钱少?如果钱多为什么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钱多而没有通胀,是不是就没有风险?
    汇信资本的董事总经理叶翔最近在他《财新网》的专栏中研究了前两个问题。
    他的逻辑起点是,“如果说货币发行多了导致通胀,该如何解释连续16个月的PPI负增长?如果说货币发行量少了导致紧缩,又该如何解释CPI持续在2%以上?”
    叶翔基本上否定了货币主义者的货币数量论在货币和通胀上的简单结论。根据他的分析,在中国背景下,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是成本:自201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在持续下降,房租与劳动力的价格在持续上涨。工业品的成本中原材料占了六七成,劳动力只是一两成,因此PPI持续下降;农产品与服务中租金与劳动力的成本占主要,因此CPI持续上涨。
    应该说叶翔关于PPI和CPI的分析是非常精彩的,但他的分析还可以更进一步。如果能把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考虑进来,我们的理解将会更加清晰。
    PPI是负的,CPI虽然有上涨但是较温和。这说明什么?说明上面库珀博士提到的公共行业的印刷机也就是央行并没有制造太多的钱,并没有导致不可逆转的单向正通胀。但是,商业银行恰恰在信贷货币制造和楼市价格上涨的正反馈中制造着金融不稳定和通胀-通缩周期。
    商业银行制造了太多的信贷货币,但央行却背了黑锅。
    央行有央行的说法。你说基础货币多了,可现在PPI还是负的,CPI的涨幅也不高。你说房价太高了,央行可以认为房价涨跌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更进一步说,央行指导下的信贷对房地产是窗口控制的,央行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情况下对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要求非常之高,理论上也限制了银行的货币制造能力不是?
    但是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你以为没有正反馈房价自己就能飞上天啊?助房价上涨的资金或者说是新的货币制造过程其实源源不断,甚至在这两年还有加速的情况。原因很简单,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理财产品,它们绕过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表外制造了不受央行监管的货币,这些货币继续和房价玩着那个正反馈的游戏。
    这个过程远未结束,但它早晚要结束,到时一个反向的正反馈就会出现。货币,其实很多,都在和房地产打转!等到房价开始下跌那天,它们会瞬间消失。
    最新的消息,“多地政府都在酝酿调高基准地价”,地价和房价的上涨,还在继续堆积着信贷资金的增长。钱越来越多,PPI和CPI却不涨。央行,你到底该怎样?最大的风险,都是那些意识不到的风险,或者是明明看到了它的存在,但是却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的风险。
    央行是在规范理财产品上当了一回“恶妈”,但新一轮信贷资产证券化(ABS)试点的消息又在不断传出。理财也好,信托也好,ABS也好,都是影子银行。以激活存量之名,以增加中小企业贷之名,继续去堆积资产价格泡沫?后果想都不敢想。(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