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央行的传统(三)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21 23:05:00

摘要:在央行行长的语境里,第一是通胀,第二是增长,围绕第一第二的是利率的运用,没有第三。
    有时候写东西也讲究个缘分,本来之前的《地平线》专栏已经连续写了两期的《央行的传统》,从前任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写到现任的主席伯南克,再从伯南克写到可能继任的耶伦,本来,自然而然就要回来写写中国的央行行长周小川了。
    犹豫之中,周行长恰恰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一次采访,就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回答了央视记者张泉灵的提问。央行行长说话从来都是万众瞩目的,而且这次周行长还是亲自出镜接受国家电视台的专访,实在是不关注不行。
    因此,就有了这“央行的传统”第三篇。首先,回顾一下前面提到的央行的传统到底是什么。在格林斯潘那里,是“格林斯潘看跌期权”,是“资本市场泡沫在破灭之前无法预测”,因此,股票和楼市“非理性繁荣”他也不会加息,但是要是CPI也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时也就是大家最关注的通货膨胀飞到天上的话,格林斯潘肯定是要加息的。
    耶伦也是一样,在成为热门候选人之前,她一直在回避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是不是应该关注,“美联储的政策不应直接针对资产泡沫。如果试图直接针对资产泡沫,可能会不利于经济,除非FED决策者确定这样做可以令经济免受更大冲击。”或者,“尽管有证据表明利率调整有助于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但是否应根据资产价格变动来进行调整货币政策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耶伦和格林斯潘一样,如果问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的话,首先是通胀太高就加息,其次是增长疲软就减息,第三都轮不到货币政策是不是应该关心资产价格的问题。伯南克也是这个传统,他甚至曾在2012年12月宣布,“如果美国的失业率没有降到6.5%以下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5%以下的话,美联储就将持续把短期利率控制在零。”
    所以,在央行行长的语境里,第一是通胀,第二是增长,围绕第一第二的是利率的运用,没有第三。中国央行的周行长是不是也是一样?在没有观察之前,我们最好不要提前下什么结论。
    在刚刚完成采访并播出的周小川行长的新闻中,有两个非常明确的表态被市场严重关注:
    第一个是周小川行长排除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内在动力还是很强的,不会出现这种所谓连续性下滑的方式,但是我们会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既保持经济比较快的增长,同时结构又能够得到优化,那么这中间还要给个空间,给改革开放加大力度留有这种操作的余地,而且也是依靠改革开放来实现结构的更加合理化和优化。”
    第二个是周小川行长对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的表态。在今年7月份贷款利率放开之后,对于存款利率的放开,周小川表示,“作为人民银行来讲,我们是做好了技术上和条件上的准备,这个准备就是说可以尽快实现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准备可能都做了。我个人认为存款利率的放开按照原定的设想的计划在推行,同时我个人觉得是乐观的。”
    我能找到的所有关于周小川行长这次采访的报道的文字记录,都是围绕以上两点来展开的,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周行长在对张泉灵讲到“硬着陆”概念时,所运用的语言要比我看到文字报道丰富得多。于是我又找到了周行长接受采访的《焦点访谈》节目的视频资料,记录了下面这么一段话:
    “央行平常听到的硬着陆,一般是指通货膨胀,不是指增长,通货膨胀是什么呢?你比如说,你通货膨胀目标是3%,那么你在3%或3%以下或3%左右,你基本上是在地面上,你要是起来了,到5、6、7、8,那么就说明你在天上飞着呢。最好要着陆下来,着陆下来,你可以缓慢地下来,这样比较平稳,你也可能是硬着陆。因为通货膨胀需要考虑CPI也要考虑PPI,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这个角度来讲呢,中国目前应该是在陆地上,不是在空中飘着对不对?”
    且不说周行长比我们对经济概念的理解要专业和深入得多了,但是仅这一段话,我们还是能看出周小川作为一国央行行长的最关切所在。
    提出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人,就这件事对周小川提问的张泉灵,还有最后对这段话做报道的中国的外国的媒体,他们语义中的硬着陆,都指向的是GDP增速,担心增速下滑到一个不可控制的低点。
    但是,偏偏就是这个周行长在回答大家最关心的硬着陆的问题时,给大家纠偏,解释的都是通货膨胀的事情。甚至认为,既然现在的通胀指数都在低位,所以大家担心的问题都在地上,只要通胀不飞起来,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也正因为如此,周小川还称,总体来讲,今年下半年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的调整,如果有调整的话,也是微调。
    现在大家是不是可以明白一些了,在央行的传统中,所有的央行行长,最担心的还是通货膨胀,这是拜弗里德曼所赐,他要求只要央行控制住货币发行,盯住通胀指数就可以了。
    很滑稽的事情是,央行的第二个传统,可能来自于凯恩斯,因为行长们在经济大滑坡时都喜欢放松银根救市,这是凯恩斯的干预思维,尽管凯恩斯本人更相信财政刺激而不是货币政策。
    最无可奈何的是,至于资产价格泡沫,那是央行行长们不需要关心的事情,因为没有一个理论可以指导这个实践。大家就只能像格林斯潘那样,耐心地等着,等着泡沫破灭的那一天。(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