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放水与抽水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4-12 23:46:00

摘要:2013年的M2增速目标已经下调到了13%,近年来M2的增速也在回落,但是央行必须把资产价格纳入自己的货币政策目标。
    有时候问题提出来,答案来得还真快。两天前的4月11日,《地平线》专栏的标题叫《货币的疗效》,对于3月份CPI的意外大幅回落,分析了两种可能性,但是没有给出一个选择,到底是哪种可能性更大?
    一种可能性说,尽管市场的流动性还很充沛,但央行春节后已经连续7周抽离流动性,这种动作抵御了通胀的压力。另外有一种可能性说,物价回落还是来自于实体经济的供求关系,也就是说真正影响CPI回落的还是实体经济,是经济的复苏不稳固。
    两种分析,结论恰好相反,后续要求的货币政策动作也不一样。
    如果持有后一种观点,更多关注GDP增长的话,认为货币对于CPI的影响也就是通胀并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我们就会得出结论说,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必要继续偏紧,反而应该保持中性甚至偏宽松才对。
    如果持有前一种观点,更多关注通胀控制的话,认为货币对于CPI的影响还是主要矛盾,认定是央行回收流动性才控制了通胀的话,那么央行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就应该继续如此偏紧,防止通胀反弹,也可以一步一步回收2009年以来向市场上投放出来的过多的流动性。
    由于数据并不多,只有2月份到3月份的CPI大幅变化,所以我的想法是,到底是哪一种分析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呢?这个问题并不需要马上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央行完全有政策空间来解答这个问题。因为之前央行所做的只是微调式的从紧,整体的流动性环境依然宽松。”
    如今再来看这个问题,原来整体的流动性环境真的依然是那么宽松,那些刚刚对CPI不屑一顾的人,又得担心下个月的CPI了。
    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的广义货币也就是M2余额已经达到了103.61万亿,同比增长15.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这也是M2首次突破100万亿。
    而货币供应的快速增加来自银行的存贷两旺,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06万亿,环比多增4400亿;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同比多增2949亿。而3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达到了2.54万亿,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1.48万亿元和6739亿;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则是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
    一下子这么多的数据,你可以不一一记住和消化,但只需要记住最打眼的就行了,那就是M2首次突破100万亿。这样一来,上面分析的两种可能性现在看起来,更加可能的还是央行春节后连续的流动性回收动作导致了CPI涨幅的收窄,而且如果要继续保持CPI稳定的话,央行还需要继续保证这种流动性的回收态势。
    不管之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放到池子里的水太多,现在都是需要慢慢把水抽回来的时候了。抽水的原因其实不仅是因为水太多了,还因为经济增长的方式需要转变了,一不追求超高速的增长,二也不能老是依靠放水来维持增长。
    其实,我们往往把M2的高低和CPI的高低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常会出现一些误读。因为100万亿M2影响的如果仅仅是CPI的话,我们也就不需要那么担心了——CPI并不高啊!央行连续7周微调就能把CPI调到“2时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但是,M2的问题不在CPI上。
    就像我在《货币的疗效》中所说的一样,看到3月份CPI出现巨大回落,就担心经济增长不稳定,认为货币政策放松空间再次出现的人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而最重要的资产价格不是股价而是房价。
    100万亿的M2没有让CPI失控,却让房价失控了。这才是我们对M2应有的担心。
    有意思的是,经济学家李迅雷在M2超过100万亿的消息出来之后,立即转发了一篇他在3月中旬写的一篇分析文章,在他的博客中题为“M2超百万亿:资产泡沫下更应关注财富分配”。
    因为2013年2月末的M2余额已经达到了99.86万亿,李迅雷预见到了3月份的M2超过百万亿没有悬念,所以提前就表明了他对100万亿M2的态度,“如果仔细分析中国M2的成因和构成,则不必过多担忧通胀,而是应该关注资产泡沫与贫富差距问题。”
    按照李的分析,M2规模膨胀与CPI之间并没有必然因果。M2余额已是过去酿成的果,过去十多年M2增速年均在18%左右,CPI却不高,可从过去十多年来房价的年均增速看,基本与M2的增速差不多。
    所以,真正要担心的不是CPI不是房价,是和M2巨大存量共生的房地产泡沫。
    2013年的M2增速目标已经下调到了13%,近年来M2的增速也在回落,但是央行必须把资产价格纳入自己的货币政策目标。M2的存量需要回落,房价也是如此。这只能是一个抽丝的过程,谁也承受不起崩盘。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