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环境恶化与迁徙自由

作者:傅蔚冈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3-01 23:58:00

摘要:在技术上选择如何降低污染等问题之前,还不如慎重考虑下迁徙自由,让那些受污染的居民可以用脚投票选择自己的居住地。

环境恶化与迁徙自由

    最近,一则“癌症村”的新闻,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何谓癌症村?大概是指在某一固定空间和固定人口如乡村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罹患同一种癌症或某一癌症在该空间内的发病率骤增的现象。有媒体统计,中国目前存在着两百多个癌症村。不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只是民间认可的一个词汇,并未得到官方的认可。不过在今年,这个词汇终于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环保部于近日公布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承认,中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已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区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一言以蔽之,癌症村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环境恶化所致。
    如何减少癌症村现象?最根本的治理之道当然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降低污染程度。环境好了,饮用水和空气的品质就会随之转好,那么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当然就会降低,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癌症村”现象的减少。如何提高环境?是不是像很多人建议的,关停并转那些重污染企业?
    毫无疑问,重污染企业的关闭会阻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这并非是根本的出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是,那些企业关闭后,原先那些满足居民需求的产品从何处来?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地污染下去,一定是有其存在的道理:它的产品满足了社会上一部分群体的需要。就像媒体所报道的,绝大多数的污染企业,大都是与化工相关。问题是,这些化工企业是否可以一关了之?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当然,也有人说并不是要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而是要提高环境标准,将那些不能达标的企业予以严惩。提高环境标准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符合国家环境标准并不意味着那些“废水废气废渣”就不会对环境有破坏作用,标准的提高只是降低了损害而已,并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这些措施就是对“环境无害”。
    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繁荣的生活,就是建立在各种污染之上。我们的吃穿住行所用到的一切,几乎都离不开化工企业。我们无法以杜绝污染的名义禁止一切的设施,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是,人的存在就是制造污染:人类身体的排泄物就是一种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有无数的研究指出,生活总是和污染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倾向于污染,那么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空间中对污染进行合理分布,通过污染的集中,从而降低污染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发明的抽水马桶和污水处理厂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个意义而言,要减少癌症村现象,一个可行之道就是要让这些高污染的企业集聚。企业集聚,在直觉上似乎和防治污染背道而驰——不是污染越来越多了吗?是的,污染企业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厂家集聚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减少治污的成本。同样一个污水处理厂,因为规模效应的缘故,它的治理成本会随着用户的增加而减少。为什么很多企业要“私自排污”,很多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污染企业不够集聚,从而导致治污成本过高,而治污成本过高又影响了这些企业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于是就出现了企业将那些不达标的污水私自排污的现象。此前,媒体披露潍坊有不少企业将污水注入地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产物。
    发达国家对重化工企业的污染治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经验。对于那些重化工企业所可能带来的工业污染,国际上普遍的做法就是在那些便于排污的区域——一般来说就是在近海地区建立工业园区,从而减少分散化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一个可供佐证的就是,日本的重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关西地区和东京湾,美国的重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旧金山湾区和南部的得州。之所以要集中,那是因为对污水处理有规模效应;而集中在近海地区,那是因为海水的净化能力更强。
    从这个意义而言,很多发达国家的环境之所以比我们好,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把污染源转移到了国外;二是他们让污染更加集中,从而让治污成本更加低廉。总而言之,环境的好转,并不是因为他们禁止了污染源,而是让污染更加集中。
    在中国讨论污染集中并不是一件难事,政府之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此前首钢迁出北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将污染源集聚之后,还会带来一个问题——那些工厂搬走后,原址附近的居民怎么办?这可能是一个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假如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更集中的污染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癌症村”,而且还会带来一个更加严肃的问题:凭什么要让这部分群体来承担环境的不利后果,其正当性何在?
    在这里,不得不涉及到一个和环境保护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迁徙自由。假设一个地方聚集了众多的污染企业,如果该地区的民众有迁徙自由,那么就可以到另外一个环境更好的地方创建新的家园。问题是,为何这么多癌症村的村民却不搬离?或许会有很多人回答,因为现实所迫无法在其他地方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但还有什么生活比面临癌症的威胁更为艰难?如果说有,那就是因为目前的户籍制度而导致的迁徙自由缺乏,使得这些居民不得不继续忍受癌症的病痛。
    中国中西部有很多脆弱的环境——戈壁、沙漠和高原,但是这些恶劣的环境并不影响我们居住在东部地区的人群。为何?因为我们所生存的地区和这个环境无关。从这个意义而言,要化解癌症村问题,在技术上选择如何降低污染等问题之前,还不如慎重考虑下迁徙自由,让那些受污染的居民可以用脚投票选择自己的居住地。一旦居民拥有迁徙自由,那么再多的污水也无法影响他们的生活。
    从迁徙自由的角度讨论癌症村,看似突然,但却又在情理之中。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