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波动的流动性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2-20 23:31:00

摘要:这个市场当然还有上涨的,流动性的充沛情况不会瞬间逆转,而央行的第一次动作也只是表明了一个姿态。
    禾其投资的合伙人薛澜女士在2月1日时就给去年末今年初的市场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流动性驱动的行情,“我们正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政策、业绩真空期,流动性在短期对市场的影响更大于基本面。”
    如果薛澜说得不错,那么市场走势自然要随着流动性的波动而波动了。
    上证指数在去年12月4日见到1949点的“解放底”,然后一路上涨。整个12月的流动性怎样呢?好像不怎样,但是却不然。根据央行数据,去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4543亿元,同比少增1863亿元,环比少增686亿元,在十八大之后稳定的政策环境之下,这样的数据居然创下了2009年12月之后的新低。
    看起来市场应该缺钱才对,但实质不然,因为另一项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的社会融资总额达到了1.6万亿,相对2011年同期增加3556亿,增幅28%。银行的贷款减少但是社会融资总额增加,说明市场还是不缺钱,只是钱不一定都从银行流出来,影子银行的影响正在加大。
    另一方面,市场更加重视的是预期,尽管去年12月的人民币贷款如此低,但市场却在预期2013年1月份的人民币贷款肯定不低。就像当时我从一位银行人士那里得到的答复一样:“留着今年放,去年底放没有利润还要提呆账准备金,不划算!”
    于是,我们的疑问变成了1月份的信贷数据会不会井喷?在这样的预期之下,上证指数在2012年12月留下了一根上涨14.6%的大阳K线,进入了2013年。而2013年1月份的流动性状况果然不负众望。
    对比之前一个月的4543亿元,2013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一跃升至1.07万亿元,又创下了一个自2010年1月来的新高。再看社会融资规模数据,1月份该数据直接创下了历史的新高纪录,达到2.54万亿元,比2012年同期硬是多了1.56万亿元。
    在这样充沛的流动性之下,A股市场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第一是上证指数在整个1月份的涨幅其实并不高,相对前一个月的14.5%,1月份只是上涨了区区的5.13%;第二是本轮上涨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民生银行的股价在1月份比去年12月涨得还凶还猛,去年12月民生银行的涨幅是24.96%,今年1月份民生银行的涨幅是31.17%,民生银行的近期高点延续到了2月6日,当日民生股价达到了11.91元,本轮上涨股价已然翻番。
    为什么出现民生银行大涨而上证指数整体涨幅不大的情况?原因大概还是和流动性有关。1月份市场上如此充沛的流动性,如果要去股市,自然会选择民生银行这样的估值低而市值大的银行股。而1月份如此泛滥的流动性,同时也造成了另外一个负面的影响,市场已经开始在担心1月份之后的流动性会怎么样了,还会更高吗?答案自然是可能性不大。不仅如此,大家甚至开始担心央行的紧缩动作,毕竟防止通胀是央行不变的任务。
    在社会融资规模2.54万亿的数据出来后,平安证券的石磊就认为,尽管有季节性因素,但这个规模仍然偏大,“现在流动性很宽,外汇结汇量也很大,有点过于宽松了”,“目前通胀的绝对水平还偏低,但势头已经起来了,央行肯定会有些动作,首先会控制信贷投放,如果通胀起来的话,央行再和银监会一起出台一些措施,遏制融资快速增长的势头。”
    这就是市场的预期。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民生银行引领着金融股大涨,而同期市场整体上涨不大,就变得可以理解了。而一旦流动性的汹涌出现一丝一毫停滞,已经股价翻番的民生银行自然会有反应。哪里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呢?
    2月7日,龙年股市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民生银行的股价松动了,当日大跌5.98%,次日再次大跌4.36%,从而宣告了A股调整的开始。从民生银行之前对上证指数的左右情势来看,这两天的关门大跌就已经预示了蛇年A股开门红的不可能了。
    那么,流动性又变得怎样呢?现在是2月中旬,全月的信贷数据还不可能出来,但是央行的动作已经出来了。春节后上班不久,央行就在公开市场上停止了逆回购,并在近八个月后重启了正回购。2月19日本周二,央行在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开展了人民币3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而央行上一次进行正回购操作还是在去年6月份。市场分析此举是为了缓解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也就是在这个周二,上证指数作为一个指数跟随了民生银行的步伐。在前一日创下2444.8点的新高之后,以一根下跌1.6%的阴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在楼市调控趋紧的各种传闻之下,深圳成指更是在当日暴跌了2.5%。
    这个市场当然还有上涨的,流动性的充沛情况不会瞬间逆转,而央行的第一次动作也只是表明了一个姿态。在这种情况下,权重板块涨不动了,但创业板和中小板还是在试探性创新高,但是,它们能活跃多久,还是要看下一步。
    什么下一步?看流动性的波动下一步到底怎么走,看金融地产调整之后下一步到底怎么走。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