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人的春秋

作者:崔命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18 23:30:00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历史小说的出现使得历史小说题材发生了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历史小说的出现使得历史小说题材发生了变化,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突破现实主义的题材上,近些年来的历史题材作品又有回归现实主义的转变,在追求艺术史诗的同时所表现的往往具有典型的当代性。在当代作家曾曦的新著《西施:一个美人的春秋》里,我们看到了这种倾向。
    这是一部极其特别的历史小说,特别之处在于,作为历史小说,它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历史事件的还原上,戡乱、复仇、抵抗、权谋只是表现人性多元而复杂的外在因素。而小说最耐人寻味的是范蠡、夫差和西施三者的关系变化,在这部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好丈夫”吴王夫差对妻子细致入微地呵护,“坏男人”范蠡将心爱的女人拱手相让的隐情,以及西施在两个男人中的“情变”。
    《西施》这部小说里,描绘了两段爱情,即:范蠡和西施纯粹而茫然的理想主义爱情,夫差和西施细腻而成熟相守,前者因为国家大义爱被搁浅,后者又因国破家亡而分离,天下瞩目的绝代佳人最终何去何从留下千古疑云,正如小说开头题记所写的那样:历史可能另有隐情。
    这些“迷雾”在这小说里虽然不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尽管他们之间的某种关系和重要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但作家曾曦终没有将重点放在历史事件中,而是小心翼翼又精心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如勾践的隐忍、夫差的感性、伍子胥的固执、吴太子的忧郁、范蠡的放弃和西施的情变,这些才是这部小说所表现的重点,从而使得这部小说更具文学深度又格外有趣。
    尽管,作家在这部作品里将笔触浸染在爱情和人性里,但并不能认为这就是一部爱情小说,作品中作家所表现的战乱、杀伐是作为人性在文明进程中转变的有力佐证,爱情在诸侯国之间戡乱的背景之下也只是一个抵达人性的豁口。这部小说最终探讨的还是“爱和战争”的主题。
    如果说之前创作的《浪漫季节》是一部探讨“爱和官场”的主题,那么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理解成在探讨“爱与战争”。之所以拿这部小说来说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具备题材共性,那就是同样具备批判现实主义色彩。这个特点也是长篇小说《西施》区别于传统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施》这部小说的批判色彩,主要体现在爱和战争的关系上。勾践为越国的隐忍是一种爱、范蠡对勾践的忠诚是一种爱、伍子胥对吴王的记恨同样也是一种爱,当然,还有西施的顺从也是一种爱。
    在以往的很多同类题材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他们所传达的是“由爱生恨,由恨生分”的观念,认为至高至微的爱总是让世界不平静,她会带来血腥、仇杀。而作家在这里所传达的并不是这些,他的小说里,爱回归到了人性里,爱并不是社会浮华的重要原因,更不是战乱杀伐的罪魁祸首,而是一种圣洁的信仰。所以,我们在曾曦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他笔下无论哪一种爱都留有圣洁的一面,从某种角度来说,对爱赞美的同时,也是对人性中对理解爱的偏差的批判。
    从这个意义上,小说具有人性高度和文学深度,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除此之外,叙述语言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曾曦的小说向来“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情节、不会出现多余的对话,逐字逐句都有讲究,作品更是“惜墨如金”,但笔落之处,都汹涌澎湃奔驰而来,叙述引人入胜,一下就带入故事的情境。是当代小说流行的叙述语言,也是这部小说好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