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中信并购猜想 航母级券商:空穴来风,还是大势所趋?
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近期无论是金融委还是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政策都在力挺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在金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航母级券商是大势所趋。

业绩快速上涨后 深信服称不满意云业务增速 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从公司自身而言,深信服在努力突破高端客户领域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然在摸索开发出大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

慧翰股份冲击科创板IPO背后:营收连续下滑,过度依赖大客户,浮现关联交易疑云
2017年-2019年,慧翰股份营收分别为3.2亿元、3亿元、2.7亿元,归母净利润1686万元、890万元、2518万元, 2018 年、2019 年营业收入分别下滑 7.33%、9.06%。

绿的谐波“转战”科创板:营收利润下滑,加大核心产品投入
据招股书披露,绿的谐波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原因为受下游汽车和 3C 电子等行业增速放缓影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销量出现下滑,作为其核心零部件的谐波减速器需求量降低。
海外警报 | 国际债权人“围堵”阿联酋最大私人医院,法院派人接管,国际大行踩雷
全球健康危机加深了债权人对医疗资产的“重视”,同时世界经济危机也消磨了债权人的“耐心”,有着中东最大私人医疗网络之一称号的NMC Health正遭遇一场看似迟来,却又十分凶猛的债权人“围堵”。
“妖股”南宁百货再现疲软:营收六年五降, 成长前景不明
公司业绩增长动力长期不足。记者注意到,这是南宁百货自2014年始营业收入的第五次下降,仅2017年营收同比增长5.16%。

新文化“易主”背后:净利润大降2833.13% 未来与周星驰继续绑定合作
据新文化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去年净利润约为-8.6亿元,系公司上市后首亏;2020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净利润约369.87万元—1109.61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为-90%—-70%。

疫情致业务停滞立思辰一季度陷亏损 30亿商誉未来或存减值风险
对于线下业务比例占比高达75%的立思辰来说,疫情的影响着实“伤筋动骨”。如今,频繁并购导致近30亿元商誉“悬顶”、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持续流出,再次陷入亏损的立思辰能否撑得住?
ETF基金净流出32亿释放什么信号?3只清盘,中小型公司玩不起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虽爆款基频现,但也有部分基金清盘,其中不乏ETF,由于ETF具备极强的先发优势,成立晚的产品很容易被挤出局。

疫情过后到底有没有报复性消费?消费板块再现百亿“日光基”:估值不高适合长投
对投资者而言,消费主题基金近期是否具备投资价值?雷根基金总经理李金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以申万消费指数为例,现在消费不是低点,但也不算高点,差不多在中枢的位置,现在投消费应以长期持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