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赋能——2024创新驱动社会心理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举办
从需求变化到理念转变,再到方法迭代,越来越多的“沉睡需求”被唤醒,社会心理服务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三地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借鉴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孙时进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很有生命力,建设起来也十分艰难。

江苏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许学军:发挥县域精神卫生中心专业优势,助力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许学军表示,张家港在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持续发挥精神卫生专业优势,为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保驾护航,探索出了一条县域心理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海蓝家千方缘董事长李凤玲:真正的康复是身体和心灵的整体健康
针对青春期孩子的疗愈,李凤玲强调首先需要引领孩子认识自己,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真正的力量,找到生命的动力和方向,不再被束缚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多时候,心理问题源于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当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生命共同体时,内在会产生一种力量。

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特展描绘产业“新蓝图”,AI心理或成大健康赛道新风向
会议期间,在滨州市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社会心理服务特展,吸引了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家企业前来参展,包括卓顿科技、中盛凯新、道图心理、朗心致远、R法学园、深兰科技、恩华药业等,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心理设备、数字化平台、大健康医疗设备和中枢神经药物等。

专访识心者科技副总裁管林子:AI技术赋能心理筛查,支持家校共育心理闭环管理
近年来,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普遍提高,尤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张德芬空间合伙人兼CEO卢熠翎:未来心理健康领域拥有更多可挖掘的潜力
当下,人更加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逐渐从追求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共生状态转向人与人的不同。这种分化会更加激发人们的追求。生活的品质、生命的质量和存在感更加向内走。基于这一前提,卢熠翎认为未来精神服务类电商平台具有很大增长空间

“心安”“健心”“群众的需要”“土壤”:三地分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经验“关键词”
20日下午,山东省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栾兴刚,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宣传部部位委员、市文明办副主任蔡磊,江西省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处长万东林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成效交流。
为儿童心理健康护航!“公益组织参与儿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圆桌对话会在滨州成功举办
3月21日上午,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圆桌对话会上,围绕“公益组织参与儿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这一主题,业界、学界的各位专家、公益人士等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实践工作经验,并对公益组织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意义、角色和作用进行探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度实践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本土化的,更是结合传统文化,结合文化特色的体系,同时也是助力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