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问诊成抗疫“第二战场”:新增用户增长10倍,互联网医疗借势崛起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医生等头部互联网医疗公司反应迅速,最早在1月20日,即组织万名医生,为居家公众7*24提供新冠肺炎线上义诊服务。

战疫口述 | 武汉亚心总院重症主任吴明祥:预防轻症转重症十分关键,我们找到了一些办法
吴明祥分享了很多一线抗疫的经验,预防新冠肺炎病人从轻症发展到重症甚至危重症非常关键,“我们找到了一些办法”。

特殊情人节 | 北京西单餐厅日流水仅为平时十分之一,网红店靠外卖苦苦支撑
2月14日是属于情侣们的一天,往年这一天充斥着鲜花、礼物与甜蜜,但今年,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下,情侣们或闭门不出,或分隔两地,让这个情人节又“冷”又“宅”。

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存在抗体,已治疗11名危重患者 中国生物首个献血点14日在武汉启动
2月13日晚10点,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微博称,在新冠肺炎治疗方面传来重磅消息,治疗性新冠特免血浆制品已投入临床。

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为何一夜翻10倍?开始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新增确诊
为何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在一夜之间激增近10倍?是因为湖北省开始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新增确诊,并进行公布。

养老机构迎来老人“返院”高峰 民政部要求严防群体性感染爆发
节后复工后,回家过年的老年人“返院”情况逐渐增多,各养老机构对于要求“返院”的老年人能否收住?对于这些“返院”老年人,养老机构该采取哪些防护隔离措施?隔离期间应该如何照护?

口述 | 在武汉“战疫”的陕西护士:穿着尿不湿上班,每天给家人报平安
2月12日,《华夏时报》记者联系到了这位奋战在一线的护士,通过温丽杰的口述,将医护人员抗疫中的经历与故事进行呈现。采访时已是晚上8点,温丽杰刚刚结束会议,还没有休息。她告诉本报记者,疫情结束后,自己最期待的就是能回到家中,与两个孩子在一起。

钟南山团队重磅论文发布!新冠病毒潜伏期最长可达24天,半数以上患者早期就诊时未发烧
2月10日,该论文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关伟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网上流传的文章并非论文原文,而是研究的预印稿,供专家评议使用。目前论文还在投稿阶段,发布前需要全球同行评议。文中披露的潜伏期最长为24天,是个例。

一家蛋托厂的复工首日:原材料受阻,工人不敢上班,恢复产能仅两成
没有想象中的热火朝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下,首个复工日显得有些冷清——他们有的受当地政策影响依然无法复工;有的复工之后,原材料、工人紧缺,恢复产能有限。

湖北养殖户现状:1亿多枚鸡蛋受“抵制”,市场不让收,物流不敢运
2月5日,湖北佳优美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蛋王”闫铁山接收《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的养殖户面临多个难关,他们最为迫切等待着的,还是疫情早日结束,人能够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