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中国产业经济面临两线作战危局
近日,微软将关闭北京和东莞的诺基亚手机工厂,生产设备转运越南,也就是将放弃在中国投资,到越南投资。不光是微软,最近几年,大批的制造业撤离中国,迁往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地。这种情况将使中国制造业面临重创。
海外血拼的背后:内需导向待加强
春节过后,关于中国游客在节日期间“买空日本”的报道随处可见。据统计,在日元贬值等因素的推动下,春节期间访日中国人大约有45万,消费的金额高达60亿元人民币。从指甲刀到手表到电饭锅,从眼药水到面膜到马桶盖,中国游客啥都往回背,场面着实很壮观。

印度推反制计划 “21世纪海上丝路”充满挑战与风险
2015年春节前,笔者应邀到新德里在第17届亚洲安全大会(ASC)上做关于中印关系的主题演讲,了解到印度针对中国的“海上丝路”计划的反制计划。
大阅兵:中日关系的特殊信号弹
9月3日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2014年已经被中国政府指定为国家纪念日。而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在2015年的这一天举行阅兵式,并邀请外国首脑出席。

未来全球经济十大趋势预测与展望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全球经济正在步入曲折性与脆弱性并举的复苏轨道。从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时期趋势来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上升,将出现诸多新的结构性变化和革命性变化。

中国离通货紧缩很近吗? ——兼与詹向阳博士商榷
我们不要停留在不是通货膨胀就是通货紧缩这种极端的论调中,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思维中,也有既不是通胀也不是通缩的正常时候。

全球复苏需走出“货币战争”迷思
2015年以来,全球货币变局加速,降息和宽松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主题词。1月22日,欧洲银行宣布实施规模高达1.14万亿欧元的购债计划,欧洲版量化宽松就此开启。

始乱终弃:美欧策动的乌克兰闹剧
一年前的2月22日,乌克兰反对派控制的议会不顾头一天与亚努科维奇达成的谅解协议,直接罢免其总统职务,迫使其逃亡莫斯科。然而,这场貌似程序合法的政变,成为危机逆转的分水岭,乌克兰随后迅速丧失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克里米亚半岛,也无力控制第聂伯河东岸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