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内需外需双降 短期压力要靠新的中长期动力化解
7月的宏观数据已出炉,当前的这个经济周期的诸多特征越发显现。很多人会把1997年经济周期与当前做比,但笔者认为现在要比那个周期困难得多。这就需要为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动力,也就是加快新型城镇化、消费升级,以及以“一带一路”为先导的全球化4.0,用中长期动力来化解短期压力。

居民收入分配的“真问题”在哪儿?
中国社会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在随之而来的矛盾中,居民收入分配是一大热点。众说纷纭,总体感觉是都有不满,但具体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似乎大家的认识并不够清楚。

政府印钞票,科学家埋单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真正的投资人不会离开战场,他们会紧盯着这个地方,寻找未来的机会,所以,现在是考验耐心的时候,更是我们感受未来的时候,未来的经济亮点在哪里?最具成长性的企业又是谁?

共和党的“特朗普难题”
目前,已经有17人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提名的角逐,这17人包括佛罗里达州前州长杰布·布什、威斯康星州州长沃克、前阿肯色州州长赫卡比、脑神经外科医生卡森、得克萨斯州参议员克鲁兹、佛州参议员鲁比奥、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俄亥俄州州长卡西奇、惠普前CEO卡莉·菲奥丽娜等。

稳增长促改革秀肌肉 人民币义无反顾加入货币竞争
笔者年初的判断是在今年全球流动性激烈变化而且分化的格局下,流动性必然狼奔豕突,局部痉挛可能无法避免。地产、产能、平台、影子、存保、汇率都肯定会经历轮番的压力测试。

持续11个月低位CPI7月抬头 “猪周期”不会影响经济大局
中国的经济形势也如同盛夏的天气一样变化多端。在今年年初各方惊呼中国呈现通缩风险之后,到了年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趋势似乎又重新抬头。根据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连续11个月里保持低位运行的CPI在7月份有所上涨,涨幅达到1.6%,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

“两不靠”的天津,出路在哪里?
滨海爆炸,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天津的发展模式之困。因为滨海新区的午夜爆炸事件,天津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中心。同时,也引起了对于天津的巨大反思。

新兴市场需要改革红利
在过去10年间无比辉煌的新兴市场国家,最近遇到了大麻烦。从巴西到俄罗斯,多个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正遭遇严重的抛售潮。巴西雷亚尔和哥伦比亚比索今年以来分别下跌22%和17%;泰铢对美元跌至六年低位;马来西亚林吉特和印尼盾均已跌至近20年来从未有的低位。

准备好下一个动荡
真正的动荡,一次外部的动荡还没有到来,美联储最终加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都不是一只市场的黑天鹅,而是白天鹅,而这之前所有的动荡,究竟是这个大事件引发大动荡之前的小动荡,或者只是为了疏解这场大动荡而不断地再释放负能量?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政策制定者筹谋的问题。

突如其来的“货币战争”
我更相信这次人民币的突发大幅贬值是一个短期冲击而非长期趋势,就像央行自己的声明说的,“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如果央行这个动作是为了人民币进入SDR的一个权宜之计,那么就是为了长期的示强来做出的短期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