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央行抵押品制度的“前世今生”
近日,央行发布公告,在前期将地方债和信贷资产纳入合格抵押品范围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等9省(市)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版量化宽松来了,但这恐怕是一种误读。

TPP:中国模式与智子降临
对于TPP的态度,关键仍然在于理解上个非凡的全球增长周期,特别是2000-2008年。中国非凡增长的支撑缘于市场化、全球化和颇具特色的大推进战略,其中全球化是必要条件,总成本领先是充分条件,对于美元等储备货币的依赖是黏合剂。

叙利亚:俄罗斯重拳出击再改战局
10月7日,俄罗斯称其部署于里海的4艘战舰向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武装阵地发射26枚导弹,摧毁所有11个预定目标。此前俄方称,自发动空袭10天以来,俄罗斯已摧毁“伊斯兰国”40%的基础设施。

如果未来是片云,TPP又何妨
当云成为人类最大的资产的时候,财富的生产也就在这片云当中,不是说传统的贸易不再重要,传统的基础设施不再重要,而是说它们不再会是新财富的增长点。如果未来的世界是这样的,你关心TPP干什么?

TTIP:美国全球贸易战略的另一翼
美国主导的TPP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已经达成,形成环太平洋十二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圈,而TTI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恐怕将是未来中国面临的更大挑战。

让未来的屠呦呦们不再遗憾
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另两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中国首位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的诞生,结束了一段有点尴尬的历史,也大长了国人的志气。但消息一出,各方人马也立即展开了大争论,许多长久存在的话题再度被激活,如中西医之争,如何评价“前三十年”的科技成就等等。

中亚三国:见证“一带一路”进行时
9月30日至10月6日,笔者与宁夏卫视《解码一带一路》节目组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三国采访一周,走过比什凯克、塔什干、撒马尔罕、苦盏和杜尚别等5个城市,穿越费尔干纳谷地、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探求中亚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了解这一宏伟愿景的现实空间。

TPP或TTIP都困不住中国“梅花与牡丹”
无论TPP还是TTIP,这类限制中国的经济规则的出现表明,二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虽然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来自中国的力量,但美国和世界如何突破传统局限或偏见,形成正确的中国观,这仍是一个影响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影响各国利益未来不断取得和平发展的非常重要的

市场惊现重要转机
全社会的资本并没有因为股灾而退却,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宽松之后,中国股市不会因为估值矛盾而无休止下跌,而基本的理由又会如出一辙。近期公司债的热销已经证明,多余的流动性并未随着股灾的发生而远去,它像一个幽灵始终在市场上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