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华夏时评:竞争力的环境吸引竞争力的人才
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积极探索构建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制度,搭建包容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迈向科技之巅的中国式创新步履,将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资产荒与“资产慌”
在低风险资产的“资产荒”背后,实际上还存在更大规模高风险资产的“资产慌”,因为低风险资产规模不大,如A股这类公司的数量仅占5%左右;而高风险资产不仅种类繁多、规模巨大,而且不少资产的流动性较差,风险溢价比较大。

华夏时评:扩大服务消费,拓展就业空间
把更多的改革措施,放在促进消费上,同时也把更多的财政支出,发力在支持消费和社会保障上,一定可以持续而稳定地激发整体经济的消费需求和增长,提升内需比例,提升消费比例,让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平衡,也让经济增长的实惠更多落在老百姓身上。

宏观经济基本面边际放缓,供给强于需求
我们认为,2024年5月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从复苏节奏上相较5月边际放缓,但供给端涨势偏强,5月PMI环比回落至50%以下,但生产指数仍处于扩张区间。

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等对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技术创新导向,是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就是创新+质优。

如何促进中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变革从来不是问题导向,而是摧枯拉朽式的重建社会秩序与产业结构。面对AI的冲击,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恐慌,而应该顺应这场时代新潮流的到来。

华夏时评:深化改革为稳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财政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全面和平衡地发力,也可以为稳增长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还能让人民更多得到增长的实惠和获得感。

地产新政对经济和盈利的影响测算
5月17日地产数项政策齐发,市场就政策内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若要落地到对市场的影响,则需从基本面出发探讨政策的效果,本篇报告我们将详细分析和测算本轮地产新政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