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怎么看当前的金融数据?货币政策会怎么走?
4月金融数据引起市场广泛讨论。有观点认为4月信贷增量大幅回落、社融乏力、居民信贷低迷,预示着今后1—2季度经济复苏情况将不及预期,有较大的通缩压力。我们认为当前金融运行并没有出现异常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存在通缩的基础和条件。

华夏时评:践行北京宣言 发展残疾人事业
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康复国际百年庆典致贺信,表示“中国积极支持康复国际工作,用实际行动推动发展中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为国际残疾人事业贡献中国力量”,而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华夏时评:提升内需的抓手,投资中高端制造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高质量的需求,在中高端制造业和其基础设施也就是新基建上的投资,可以短期刺激内需,还可以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结合,是新时期的“要想富、先修路”,只不过,这一次是更高质量的“路”。

华夏时评:短期经济数据,不改长期发展定力
在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标记下一个大大的开门红之后,4月份的微观经济数据,就尤其让人关注,开门红会不会继续“红”呢?乐观者在数据中看到乐观,谨慎者在数据中看到了刺激的空间。

从“五一”成绩单看消费复苏成色和前景
从“五一”各项消费数据来看,我国消费市场既呈现出增长快、结构新、活力足和潜力大等积极特点,但也暴露出需求仍显偏弱、人均消费下降和体验感较差等问题。下一阶段,政策应从提振需求、提高收入和提升体验感等方面着手落实,推动消费持续快速恢复,实现全年既定经济增长目标。

华夏时评:“五一”消费力,展现中国经济潜力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五一小长假的“全面恢复”还是给了这个市场更多的信心,尤其是给出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在促消费上,中国经济,还有大把的发力空间,有待于各种促消费的政策去挖掘和激发,把中国经济的消费潜力,转变成中国经济的真正的消费实力。

4月数据预测:经济延续弱修复,基建稳中有进
我们认为,二季度中国经济将延续弱修复态势,经济向上和向下弹性都不大,但阶段性减退税降费退坡后,企业盈利下行是务必要解决的问题。下半年美联储加息暂缓后,中国将受益于国际收支、汇率改善,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形成降息预期,国内利率债和成长股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