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中国“走出去”升级
林毅夫的计划是消除全球过剩产能,恰好能转移到最需要这些基础产能的地方,这是一个全球性财富转移和再创造的进程,中国“走出去”只不过是率先迈出了这一步而已。

不提GDP不是不要GDP
地方官员的眼睛可以不盯着GDP,但是心里不能不想着GDP,就算不想着GDP,也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指标就业率来代替,我们可以认为有了足够充分的就业就是实现了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但是,央行不可以不关心GDP,因为央行有责任关心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在货币政策上左右权衡。

高龄国王与他的神秘王国
1月23日,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在利雅得一个普通公墓下葬,墓地简单得和平民没有任何区别。想当年,沙特国王费萨尔死后,也是这等简朴,西方记者为其拍摄的照片注解文字是:伟大的平凡。

从深圳调研中寻找新路径 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三)
前述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间的土地改革难题,突出表现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道路越走越窄,粗放的土地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另寻大思路。

适应较低增速时代
中国经济减速终于得到了数据的确认。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字,2014年中国全年GDP增长率为7.4%,为24年来的最低点。同时,自2012年以来,中国GDP增速连续3年低于8%,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现象。

千方百计消化楼市库存
我们要如何解读周小川的话呢?听起来非常强硬,楼市和货币政策关系不大,货币政策也不会专门针对房地产;但是听话要把前因后果条件假设搞明白,周小川的判断是楼市周期性调整不是要崩盘,楼市只是局部供过于求而不是存在严重的全国性问题。

需要一个地产白银时代
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央行的房贷新政和降息之举都将对房地产投资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现在还停留在消化库存上,要看到房地产的投资拐点还需要很长时间,这正是2015年最大的不确定性所在。

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恩怨情仇
随着《沙尔利周刊》血案的持续发酵,文明冲突的阴霾日益笼罩欧洲。《沙尔利周刊》再次刊登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漫画并热销500万册之际,欧洲各国不仅爆发多起穆斯林社团抗议示威,多个情报机构也接连拉响针对欧洲目标的恐怖袭击警报,巴黎、布鲁塞尔等重要城市一时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从深圳调研中寻找新路径 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二)
实行集体土地的国有化,即将全部土地纳入国有平台,应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长远发展战略的大思路。但把集体土地国有化,实践难度很大,当然只能徐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