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不提GDP不是不要GDP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1-28 21:56:00

摘要:地方官员的眼睛可以不盯着GDP,但是心里不能不想着GDP,就算不想着GDP,也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指标就业率来代替,我们可以认为有了足够充分的就业就是实现了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但是,央行不可以不关心GDP,因为央行有责任关心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在货币政策上左右权衡。

不提GDP不是不要GDP

程凯
    新常态,新常态,总会有一些标志性的东西,《政府工作报告》里不提GDP了,就是标志性的东西,注意,这次是上海——中国的经济中心。
    1月25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市长杨雄作《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未设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第一家。上海能这么做,其实就是因为新常态,在这个概念下,中央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就已经淡化了GDP指标,而上海早就开始在本区域内淡化这个GDP指标了。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一次专访中表示:“现在我们开所有的会,我和我同事研究所有的问题,其他问题都研究,GDP从来不研究。我们对上海区县、部门,完全取消GDP考核。”
    说实话,韩正能这么放心大胆地不看GDP,其实是因为上海的经济总量现在已经足够大,因为2014年上海增长7%的话,这个7%的增长部分,已经相当于浦东开发初期的两个上海,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70年代末的6个上海。
    不提GDP不是不要GDP,不讨论不看GDP不是不关心GDP,而是关心的角度不一样了。
    在杨雄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对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6%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左右。”更重要的是,还有失业率的要求,上海2015年“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对于科技创新的关注,韩正提道,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中央确定的,但同时上海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未来发展。根据中央要求,上海提出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上海要承担一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又要做一个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样几个中心的地位如果得以确立,又有何担心GDP的增长?GDP的数值是一个结果,是上海成为这几个中心的结果,GDP的数值是一个保障,是城镇失业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的保障,仅此而已。
    要是说上海的官员完全不关心GDP,我觉得夸张了,关心GDP其实关心的不是数字,而是GDP的构成和GDP增长的结果,现在不提GDP指标,只不过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已,认识到搞经济的出发点是什么,目的地又是什么,而不是冰冷的GDP数字。
    上海市市委书记说“地方上只有统计局才天天盯着GDP的事情”,那么中央政府层面呢?是不是只有国家统计局才要天天关注GDP呢?当然不是,政府部门可以不关心GDP,统计局不得不关心GDP,还有一个部门也必须得把GDP当成自己监控的目标之一,那就是央行,这个是央行得以存在的基本理由之一。
    世界上最重要的央行是美国央行,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其《金融的本质》的演讲中解释过央行的职能,第一个职能就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即追求经济稳定增长,避免大幅波动,并维持低通胀。
    那么好了,如果说央行最重要的职能是稳定经济增长,那么指标是什么?其实还是GDP增长率。我们很少听到美国政府官员嘴上挂着GDP指标,但是我们都听过美联储的议息会议把GDP当成一个核心目标。只不过,美联储会估算一个美国这个大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然后以保证实现这个增长率为目标。为什么?因为只有达到了这样的一个潜在增长率,才说明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完全的利用而不是浪费,所有的人都尽量保证有一份工作,生产和创造出财富。
    所以,我最后想要说的其实是,地方官员的眼睛可以不盯着GDP,但是心里不能不想着GDP,就算不想着GDP,也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指标就业率来代替,我们可以认为有了足够充分的就业就是实现了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但是,央行不可以不关心GDP,因为央行有责任关心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在货币政策上左右权衡。
    不提GDP,可真不是不要GDP。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