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农业未来
2015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七次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机器人与无人机
我们的未来最大的难题可能在于,人都不再像机器一样工作了,人还能从事什么工作?这个问题可能提起来有点傻,但是对于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经济而言,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
马晓霖:“一带一路”向西有四大陷阱
“一带一路”是习大大摸石头过河、逐步推出的中国复兴战略抓手。首先,它体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布局。我认为“一带”概念的最初出台,主要是应对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习大大随后又补充“一路”,沿太平洋西缘,海陆并进,呈扇形向西发展,布局更加完整均衡,心态也更加主动。

降准降到谁的心坎里
中国的经济也是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就躲不开市场规律,经济周期会继续下去,参与者的模式一再重复,央行是不搞强刺激,那是不搞一次性的强刺激,而是根据经济状况一步一步的刺激。

阿里巴巴痛点:不在售假而在欺诈 中国企业美国上市的典型案例
尽管工商总局和阿里巴巴之间的纷争以张茅会见马云而在国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这件纠纷的域外影响却还在发酵之中。
金融反腐对银行长期利好 降准后钱会流向何方
笔者向来认为,我国的腐败成本是造成通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反腐短期也许会对经济增长有所影响,但是,长期来说无疑是健康的、积极的,并且会带动物价下跌。金融反腐已经展开,同理,对银行来说,短期会有些影响,长期来说也是利好。比如,清退银行内的大量冗员,起码降低了银行的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