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连平:金融资产结构的变迁及其启示
今年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跨周期调节,最近易纲行长也表示“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在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笔者认为,跨周期调节与平滑杠杆率的波动有着紧密联系。前者主要关注经济增长,后者更多关注金融资产结构。只有兼顾经济增长与金融资产结构,才能更好的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四季度GDP增速接近甚至超过去年
10月经济复苏进程延续,内需外需持续回暖。三驾马车中,消费保持向上改善势头,环比增长力度有所放缓;投资方面,地产投资仍然更具韧性,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相比上月有所反弹。

华夏时评:勇挑创新重担 市场政府缺一不可
挑重担、啃硬骨头,最重的任务还是在自主创新上,总书记在浦东讲这番话,是对浦东的要求,也是对上海的要求,对长三角地区的要求,更是对全国其他科技中心城市的要求。

张茉楠专栏|“双循环”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开放大战略
“双循环”正成为贯穿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这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无异于是一次全面的战略升级。

华夏时评: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奠基石
一句“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说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把握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我们也就能把握住“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全局。

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缺一不可
不容忽视的是金融监管跟不上现实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对于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管规则,在目前分业监管的格局下,一旦出现业务或者服务纠纷就会暴露出一系列监管难题。

“十四五”改革的重要任务: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
土地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两种所有制土地平等、市场统一、增值收益公平共享的土地制度,这有助于土地资源更为合理的分配使用、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促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李锦专栏|迎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
通读五中全会公报可以发现,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开放共赢发展,并将在未来5至15年内将对外开放提升至全新水平。全会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这为企业创新精神与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华夏时报:把人民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
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