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证券
张秋生: 独董授权充分关键是不执行
万科事件并不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它仅仅是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发展当中比较有影响的事件。理性地看待这个事件,站在情、理、法三个基本条件基础之上,从人性的角度可以谈情,但是,现代公司只谈理和法,情是嫁接在理和法当中。至于法,无论董事会是否有效,是否构成关联交易,最终都会有一个裁定。
水皮: 万科事件暴露五大改进空间
万科对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起了很大作用,20年前大家对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相对模糊的时候,它就起了科普的作用,培育了很多人,启发了很多人。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路联:万科事件不是一件坏事
万科事件到目前为止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并购、收购的范畴,从公司治理、内部人控制到控制权的争夺,以及金融政策等,特别是市场上各种不同声音,讨论的范围、内容都比较广泛,也比较深刻。
宝能系和管理层受到证监会谴责 万科对决的“囚徒”境地
7月20日至22日,连续3个交易日,万科A(000002.SZ)都有巨量买盘资金涌入,将股价瞬间拉升起来。7月22日,万科A股价报收于17.39元,涨2.17%。在17元/股的价位上,多空双方犹如展开了一场阵地攻防战。
携手腾讯富士康借壳造车 和谐汽车收购标的遭查封
国内高端豪华和超豪华汽车品牌经销商、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和谐新能源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和谐汽车”,3836.HK)于去年收购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浙江绿野汽车有限公司(简称“绿野汽车”)。之后曾公告将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并携手富士康和腾讯共同投资控股绿野汽车。
万科控制权之争将成为并购标杆
围绕着控制权之争,宝能和万科已经真刀实枪的干起来了,很难让任何一方平静的全身而退。面对选择的时候,亲身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和旁观者的选择一定是不一样的。控制权之争涉及到大家争抢万科平台这块地盘的长期控制、生存、发展权,这是问题的本质所在。这场争夺战已经打响,就不可能再握握手各自退出。
公司是否需要实控人需监管层引导
对于保护全体股东的利益,从境外上市公司处理方式来看,实际上有两大类型的操作。像英国和美国是典型的保护股东利益,股东是高度分散的;而在欧洲大陆,也包括日本,股权是相对集中的。在不同的股权分布上,所保护的利益方是不同的。
万科事件暴露独董制度缺陷
从万科停牌到今年复牌,关于公司治理,包括公司董事长在内管理团队,可以说是既负责任,又不负责任。或许原来万科的品牌、公司治理都很好,但是当野蛮人来敲门的时候,管理团队慌了手脚。之所以慌了手脚,可能是因为原来管理团队习惯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去管理万科。
并购规则需进一步完善
通过并购万科这个事情,能够让中国资本市场、让公司治理走上新的水平。事实上,不排除万科是中国A股中非常优秀的一家公司,虽然也暴露出来很多毛病,但是这些毛病都是上市公司通病。从万科的角度来说,主要还是在于正在兴起的理财资金收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