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道慈善
河北南皮:“好种子”助力盐碱地变身高产田
在河北省南皮县东五拨村,金黄色的小麦随风摇曳,正在等待收割机的到来。望着这片麦地,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孙宏勇喜悦溢于言表:“抗盐碱小麦优种‘小偃60’,今年再创丰年。”

责与情的“双向奔赴”! 这家企业托举起67名残疾人的“就业梦”
“2012年至今,精研科技已合计带动67名残疾人就业,每年企业的残疾人员工数在总人数中占比要超1%。”精研科技董事长王明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自强人”,他们不仅和其他员工一样同工同酬,而且还能凭自己的才能找到发挥的舞台。

残健融合,交换“视”界!两岸棋手蒙目隔空对弈
6月12日上午,两岸青少年“交换视界”蒙目象棋公益邀请赛在福州举办,北京、天津、台北、高雄四地4名明、盲棋手分别蒙上双眼,通过口述连线福州主赛场大屏幕,福州现场32名真人棋子则撑起书写了“车”“马”“炮”的油纸伞,在晋安湖畔215平方米的超大棋盘上,下起了中国象棋。
中国残联部署残疾人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
2022年6月10日,中国残联在京召开残疾人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下称教就工作)视频会议,推动落实残疾人民生保障重点任务,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建设“健康广西” 用辅具点亮残疾人未来
2018年至今,广西累计为24.4万名残疾人适配辅具,2019年适配率位居全国第五,2020年适配率跃居全国第二,2021年残疾人辅具适配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常州着力打造“常有众扶”民生名片 残疾妇女占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近半
记者从常州残联了解到,目前,常州市残疾人之家内辅助性就业人数为1700人,其中女性为744人,占比43.76%。

广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动新阶段残疾人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十四五”开始,广西残联对实施9年的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进行优化升级,基于此,2021年广西建立“阳光助残基地”147个,精准帮扶1.87万名残疾人实现增收。自治区本级安排的基地项目经费、帮扶人数和人均帮扶标准分别比“十三五”每年平均提升68%、34%、25%,实现较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