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艺术
第69届艾美奖揭晓 :使女、未来与反“乌托邦”
无独有偶,今年诺奖“赔率榜”也在这几天公布,《使女的故事》原小说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跃升第二名,领跑诺奖常客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茨、诗人阿多尼斯等,西方评论界与媒体普遍看好她,认为她是近年来作家中写作风格最突出,同时也是女性主义视角最明显的作家
当婚姻成为美学产品 文学名著里的婚恋与程序员之死
这个社会一直存在着不平等的婚姻,然在特定环境与条件下,或者还有平等的爱情。在当下的中国,大都市里,传统价值观几乎被消解之后,这样的假设显然有点杞人忧天——今天直至未来,婚姻、爱、性和生育已经呈现出互相独立化的新形态。
1896年美国课本里的中国人形象
美国地理书把船民的船叫做“junk”,字面意义是垃圾的意思,似乎船民生活在垃圾船上,但事实上,它并不是用来运送垃圾的,而是运送客人、物品,或是打渔。
爱是一个危险的花园: 女人的觉醒与生产之痛
在东西方漫长的历史时期,女人基本上是作为子宫而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在她去魅性的《第二性》里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出来的”就有她的意义。
每个人心中的“敦刻尔克” :活着与“回家”
《敦刻尔克》的回家看似明确的,但路却被堵死了,只有茫茫大海,40万远征军被搁置在一个狭小的黑暗通道里,生存还是死亡?再次回到哈姆雷特的两难问题中。
王璜生的“越界”:从美术馆馆长到独立艺术家
他的艺术创作,往往夹杂着传统文人的品格修养与突破自我的独立不羁精神,以及现代知识分子对文化、现实及历史议题的深刻关注和介入态度,使其艺术创作不再是对高雅文化和视觉愉悦表征的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