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长三角又有大动作!建行、太保愿做长三角一体化生力军

作者:胡金华 喻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6-20 12:41:41

摘要:6月18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下称“示范区总规”)草案,正式开始为期30天的公示。同时,作为长三角的“带头大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正着力提升对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资本加速集聚,不断传递出扩大开放的“强音”。

长三角又有大动作!建行、太保愿做长三角一体化生力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见习记者 喻莎 上海报道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又出大招!6月18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下称“示范区总规”)草案,正式开始为期30天的公示。同时,作为长三角的“带头大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正着力提升对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资本加速集聚,不断传递出扩大开放的“强音”。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6月19日上午,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四:金融市场扩大开放与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上,8位中外嘉宾连线热议,积极献计,交流效果“零距离”。

“我们将全面落实与上海市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围绕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科创板上市企业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领域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建银长三角战略新兴科创基金杠杆作用。”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第一个连线演讲,他表示,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开放风气之先,建设银行愿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生力军。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总裁傅帆也表示,长三角地区是最佳的福地,无论是人均财富还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水平,都非常丰富,而上海作为国内资产管理机构云集之地,也是国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最为密集的城市。“我们要特别把握新一轮的金融对外开放和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战略机遇,用好国家层面和上海层面的政策红利。”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利好不断

从6月18日开始,示范区总规正式开展为期30天的社会公示。据介绍,这是国内首个省级行政主体共同编制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是长三角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两区一县”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指导约束作用,对长三角和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了解道,此次发布的示范区总规明确,示范区总规范围为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约2413平方公里的行政辖区,并将紧邻示范区需要一并规划研究的虹桥主城片区除青浦区以外区域、嘉兴市嵌入示范区范围内的王江泾、油车港镇以及昆山市毗邻淀山湖的锦溪、周庄、淀山湖镇等三个区域作为规划协调区(约486平方公里)。

规划协调区首次亮相,有什么作用?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洁(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规划协调区,可以让水域治理从管理上来说有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而不是一分为二的。

“在长三角如此大的区域中实现一体化制度创新,难度可想而知。”一位长三角的证券政策研究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

在6月19日的陆家嘴论坛上,建行行长刘桂平,太保总裁傅帆都提到要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深化合作领域。

“上海是一块巨大的金融改革试验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持续演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刘桂平表示,建设银行在上海设有26个一级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统筹全行金融市场交易、信用卡大数据金融科技国际单证处理等业务发展。建设银行将围绕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科创板上市企业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领域深化合作。加快建设银行上海国际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探索跨境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上海建银长三角战略新兴科创基金杠杆作用。

傅帆则认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改革开放大局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上海要建成全球的资产管理中心,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我觉得长三角地区是最佳的福地,无论是人均财富还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水平,都非常丰富,形态上和很多全球发达的区域非常相似,这有利于资管机构直接引入国际上行之有效的业务模式来开展财富管理的业务。同时长三角地区确实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区域的协调发展协同创新产业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和公共环境便利方面都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这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傅帆说。

湘财证券投顾业务部资产配置总监胡文龙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金融机构可以借鉴成熟资本市场的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同时也倒逼国内金融机构提升经营效率、提高业务水平,有助于国内头部金融机构走出去,“放眼看世界”,带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发挥好上海金融开放试验地作用

国际金融论坛秘书长朱宁认为,身处长三角的上海有人才的优势、客户优势、财富优势和监管的执行能力优势,这点是上海在全国比较明显的通过国际化和开放可能会进一步受益的领域。正是这个原因,在自贸区通过在岸的地理特制进行离岸金融服务,建立缓冲贷试验区,这是上海非常大的优势,也是发展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王永中向本报记者表示,作为中国金融中心、长三角带头大哥的上海,自然就担当了金融开放先行先试的重任,也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近年来,上海在长三角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飞速发展,不论银行、保险还是证券市场已非昔日,不过包括法律、会计与监管等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却仍待改善,至于众所周知的外汇、利率的管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刘桂平指出,上海是一块巨大的金融改革试验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持续演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具体而言,一是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刘桂平指出,“建设银行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参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助力把国资国企、民营经济、商事制度、社会信用、人才发展、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举措落实到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二是全面扩大金融开放。今年4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放宽部分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多家国际资管机构已准备在沪设立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合资设立理财公司。

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一直中国在大步伐开放,如先后开通沪港通和深港通,为外资进出A股市场提供通道,金融开放“11条”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额度管理要求等。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上海的金融开放力度一直走在前列。去年12月,第一家获批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投顾试点资格的合资公司在上海开业;今年1月,首家外商独资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保险(中国)控股公司开业,首批外资控股新设的合资券商也相继开业;4月,首批三家已经向证监会提交申请设立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国际资管公司,都选择落户在上海。

上海去年以来在金融机构的开放和引进方面取得了诸多“首家”或者是“首批”效应,未来金融开放的空间仍然较大。对此,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向本报记者表示,一是要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包括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的开放,同时在人才,技术,标准等领域也要加大开放力度;第二就是加快金融改革,对于汇率,利率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等领域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要加快改革力度,加强金融市场的法治化建设;第三,就是加强金融营商环境的优化,为中外资金融机构打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金融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