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四新政出炉 航运险正式“破题”

作者:胡金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1 19:17:15

摘要:四新政出炉 航运险正式“破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发展船舶融资租赁保险及再保险、成立航运产业投资基金、开发航运价格指数衍生品、免征航运保险收入营业税四大政策,将成为推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四大政策“利剑”。
    12月3日,在由上海市金融办、上海保监局牵头,中国太保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航运保险国际研讨会上,本报独家获悉,上海市政府正在酝酿推出上述四大政策,以推动上海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其中,航运保险的发展将成为其中的重头戏,将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记者也了解到,借由政策东风,中国太保在当日也正式挂牌成立了航运保险事业总部,其在明年享受的航运险保费税收优惠将达到3亿元。
航运险蓄势待发
    “去年全国的航运险保费收入已经达到70.97亿元,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航运险种的货运险保费收入下降,但是从今年三季度开始已经止跌回升,前三季度,全国的船舶险收入为38亿元,上海为6.8亿元,占全国的17%,同比已经有2.5%的增幅。”在研讨会上,上海保监局产险处副处长杨颖群在介绍全国航运保险市场发展时称。
    杨颖群表示,在整个航运保险的组成部分中,国内船舶险和货运险两大险种保费规模已经有了大幅的增长,在国际上,中国的船舶和货运险保费已经仅次于英国和日本,这与中国庞大的贸易规模分不开,但是责任险却仍然处在发展阶段,在整个市场份额的占比很小。
    12月7日,一家外资产险公司水险部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的港口吞吐量已经排名世界前列,但是航运保险保费收入的规模与其不成正比,这意味着,中国尤其是上海,航运保险的潜力非常巨大,政策推动将成为其发展的关键。
    太保航运保险部总经理金鹏对此表示,上海的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优势,吞吐量和码头数量已经走过了初级阶段,但上海的航运保险占世界航运保险不到1%,世界上45%的船舶都是由远东的公司管理,只有22%的船舶是在本国投保的。
    金鹏分析称,虽然这一数据反映了上海航运险处在弱势,但是另一面则是里面蕴藏的无限商机,航运险的地位和作用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太保成立航运保险部,将能够促进国内航运保险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参与全球航运保险资源的重新配置。
    据了解,上海已经在酝酿相关政策推动航运保险的发展,上海金融办副主任徐权在研讨会上也透露,上海将完善有关扶持政策,提高本土金融企业和航运企业的综合实力,积极吸引船舶融资租赁、保险、再保险公司以及国际著名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国际结算中心落户上海。
离岸金融将获税优支持
    在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看来,上海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吸引国际银行保险机构落户是必须的举措,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离岸金融税收优惠能否从洋山深水港覆盖到上海所有的港区、码头则是关键的要素。
    “发展航运保险不仅仅是船舶险和货运险,离岸保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中国包括上海离岸金融业务不发达,只有少数几个城市和少数几个银行有离岸金融业务,国务院此前发布的文件中要求发展离岸保险,离岸保险都是大宗交易,但是中国的再保险业务并不强,在国际上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而且中国的离岸保险产品也很单一,条款落后,不能满足市场。”徐文虎分析称。
    对此,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上海市已经开始重点研究离岸金融,争取独特的金融政策、税优政策的支持,参照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离岸中心的税收政策。
    “采取税收减免鼓励上海海上货运险本地投保,适当降低银行船舶贷款业务、保险公司海上保险业务的营业税,对注册在洋山港保税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扩大航运保险免营业税的险种范围。”12月9日,上海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告诉记者。
    另外,记者还从上海航运交易所了解到,为推动上海航运金融发展,该所在晚上航运价格指数编制的基础上,联合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发有关运价指数衍生品,参与到全球航运保险定价机制中去。同时,上海还将有望试行船舶碰撞强制责任保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