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文

一点资讯陈彤:媒体内容要既保证价值又具可读性

作者:徐芸茜 李茜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06 16:30:39

摘要:既能保证品质,又具有可读性,是写文章要琢磨的一件事。

一点资讯陈彤:媒体内容要既保证价值又具可读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李茜楠 北京报道

11月30日,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华夏时报》以及“水皮杂谈”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新空间——第十二届(2019)中国人民保险·中国经济媒体高层峰会”隆重举办。其中的互动对话“媒体融合新空间”邀请各路媒体同仁参与讨论,大话媒体融合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大家都是报纸的深度用户,但现在不单单有互联网,还有了社交媒体和像快手那样传播内容无所不包的平台。媒体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分析媒体现状时一点资讯总裁陈彤如是说。

媒体拥有发展新空间

当下,信息成为以“我”为核心的分享机制,信息发布从媒体机构下沉至每个个体,个体的参与体现了传播者的“颗粒化”;内容也更为多元,从严肃的财经报道至鲜活生活场景的拍摄,内容广纳;信息发布形式从报纸到多端,做到了对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

“以往的模式,无论是报纸还是门户网站,甚至包括信息流的分发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大家要认识到环境的变化,然后去适应这个环境。但是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我认为,媒体发展的空间还是巨大的,毕竟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媒体人才。”陈彤在讨论中讲到。

那么,对于媒体来说,如何提升自身的价值从而适应媒体环境的改变呢?

其实,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给用户作精准的画像。媒体用户是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还是爱“追星”的青少年,亦或者是老少年龄段“通吃”,不同用户对应不同的解决方案。这相当于制定目标。对用户的画像是基于算法和算力的,但在这一步也需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隐私的泄露,并且要监测舆情效应。

制定了目标后,在大量的信息中,需要考虑内容筛选的标准,当然这里存在公允的标准与差异化的标准。就像对长相的评判,谁是美女?我们有公允的价值判断,即大家都认同的标准,与此同时,也应当尊重差异化标准,在制定内容筛选标准时两者要兼顾,并以公允标准为主,辅以差异化标准。

“在获取信息渠道如此多样的情况下,除了内容的高质量,阅读的可读性很重要。既能保证品质,又具有可读性,是写文章要琢磨的一件事。这就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获取信息的习惯,另外还有数据的分析。简简单单的写好报道本身在目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显然是不够的,很多商业报道和新闻写作应更有故事性。”陈彤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外,在自媒体领域也有新的提法,即要提高连接物联网的输出能力与数据抓取能力。最终的理想化和目标化的场景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都能接收到信息的传播。现在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进步与技术研发。对于数据的抓取,业界一直提到要寻找符合自己企业的公式,但这个公式最终也只能是高度拟合,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的情况。而且,公式可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参数可能较多,这提升了公式反映情况的精准性。

去中心化下的内容分发

“在目前的去中心化的时代,就应该选择多个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分发。”陈彤表示。

“去中心化”这一概念不仅用来描述区块链技术的鲜明特征,同时也适用于媒体融合与新媒体时代的内容分发。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去中心化使交易更加平等与公平,过半数通过即可达成交易;而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去中心化使媒体主体的内容分散至多端,这倚赖于媒体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在内容分发过程中,不同终端所适应的内容形式不同,这就考验媒体的任务细分能力与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如何做好多端的内容传播需要不同条线人员的协同配合。不同的终端适应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如网站的内容发布讲究“新”与系统性,即要有一个总体的谋篇布局,同时要把新闻的“新”展现出来。这需要采编人员有迅速获知热点与新闻的能力与专业化写作的能力。

而微信公众号更加讲究质量。由于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的内容条数有限,因此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遴选最能囊括该日发生重大事件的信息予以发布。微信公众号的新闻类内容之所以会获得广泛受众,其中主要的原因也在于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能够满足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充足信息的需求。

相比于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微博则更强调互动性与吸睛效应。

“现在媒体形式趋于多样化,媒体采取的策略各有不同。我们主要做信息流平台与内容的分发,而且我们与一些战略合作伙伴有合作。我们的亮点是拥有业界头部的采编人才,这些采编人员来自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信息流产品工作经验的,团队能够更好的把握算法信息流的特点,高品质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分发服务。”陈彤说。

新媒体紧承发展之势开疆拓土,俨然“抢了传统媒体的镜头”。

陈彤认为,新媒体属于依然在快速增长的媒体形式,传统媒体出现增长空间缩小的情况。然而短视频依然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短视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的原因,采取应对的措施。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秦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