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小微启示

作者:杨国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3-20 08:51:43

摘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在今年被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个世界难题,也被空前聚焦。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小微启示

杨国英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在今年被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个世界难题,也被空前聚焦。

事实上,因为难度最大,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意义上,小微金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最好的观察窗。众所周知,小微需求的特点是短、小、急、频,这四个维度,处处体现着金融效率的“最高级”,并且唯创新不能破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上,网商银行作为并不多见的专业小微金融机构,成为经验推广的典型。3月5日,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银行业在利用大数据降低不良率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有的将不良率控制在了1%左右。网商银行等贷款做得也很不错,不良率也比较低,今年会进一步推广这些经验。

从包括四大行在内的传统银行,到互联网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目前已经形成各类银行主体都积极参与其中的局面。不过,对比传统银行和网商银行的小微数据,网商银行成立3年多,累计为全国150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过贷款,而在小微金融领域起步最早、经验较为丰富的民生银行,服务对象只有609万家,大行中最多的是农行,也只有388万家;在户均授信额度上,2018年,网商银行为小微经营者提供了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96%的小微经营者贷款金额100万以下,而传统银行去年的这项数据,普遍在单户百万以上至数百万元不等。

在小微金融必须是规模化授信这个大前提之下,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户均授信额度越低,普惠效应越大,但难度也越大。不过,服务小微企业数量最多、户均授信额度较低的网商银行,并没有出现传统商业银行不良率激增的现象,网商银行的不良率可以控制在1%左右,这比传统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要低上50%左右,而去年户均授信额度在百万元级以下的建行小微业务,不良率则在3%左右。

事实上,传统大行作为主力担负小微政策,是以一定程度的不良率攀升为妥协的。2018年,我国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而在保监会近期印发的通知中,对普惠性小微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已经放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网商银行和传统银行在小微领域的不同表现,在于核心的驱动力不同——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抓手,应该是金融科技的创新,特别是在金字塔尖上的小微领域,没有金融科技、仅靠政策驱动,在事实层面就无法打破传统商业银行对国企、大企业的放贷偏好。

在网商银行这个案例中,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方面,支撑网商银行小微业务的310信贷模式,本质是技术创新驱动的模式创新,也即海量的大数据和智能风控投入,支撑着一个零人工干预、没有线下门店、不需要信贷员的小微平台;另一方面,在仅有1%不良率的情况下,网商银行被热议最多的还有其超低的利润,传统银行利润动辄数千亿,网商银行2017年净利润只有4亿元,2018年,网商银行将小微贷款利率又下调了1个点。低利润的背后,最值得肯定的可能是其长期服务小微、深耕小微的愿景。

传统银行谋变,需要认识到问题所在。在所有者特征、以及庞大的线下运营成本之下,传统商业银行一直有自己的放贷偏好,更倾向于放贷给国有企业,更倾向于放贷给大企业。这本质上更符合传统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一者倾向放贷给国有企业,这样贷款相关负责人的个人风险降低,二者倾向放贷给大企业,这样贷款甄别和信用核实的成本降低,更符合利润导向。

小微难,难在改变放贷偏好,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的放贷偏好,也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破题的关键。设立一定的考核硬性指标是必要的,但这充其量也仅是短期的辅助手段。最为核心的抓手,则是借助金融科技创新进行破题,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传统商业银行的线下运营成本,提高风控水平,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放贷的人为干涉。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2024上市公司ESG优秀案例征集及实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