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台“九合一”选举开跑, “政治大气候”十分有利国民党翻盘,只差哪件事没摆平?

作者:楚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13 16:50:18

摘要:岛内舆论普遍认为,国民党有望借助民众对蔡当局执政的不满,稳步提升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走出上次县市长选举时“只获得6席”的谷底。

台“九合一”选举开跑, “政治大气候”十分有利国民党翻盘,只差哪件事没摆平?

2018年8月11日,中国台湾,马英九(左)与现任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右)一同参加肝病防治活动,两人见面后相互握手致意。 图片署名:联合报系-东方IC

楚英

日前,台湾2018年“九合一”选举候选人登记正式截止,共有20993位候选人完成登记,角逐11047个职位。此次选举被认为是“蔡英文当局执政的期中考”,也被认为是“2020年大选的前哨站”,对于未来国、民两党发展以及岛内政治生态演变将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看,在最为关键的县市长选举部分,受蔡英文当局以及部分执政县市政绩不佳影响,民进党的席次、得票率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但国民党由于自身政党改革进展迟缓,未能抓住机会将“反蔡”“反民进党”的民意及时有效转化为认同、支持国民党的民意,要想取得“大胜”依旧较为困难。

岛内各政治势力抢食基层公职“大饼”

此次“九合一”选举即将于年底的11月24日进行投票,预计选出6名“直辖市长”、16名“县(市)长”、380名“直辖市议员”、532名“县(市)议员”、198名“乡(镇、市)长”、6名“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长”、2099名“乡(镇、市)民代表”、50名“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7760名“村(里)长”,共计11047名公职人员。8月31日,候选人登记截止。

据台“中选会”公布,计有25位“直辖市长”、68名“县(市)长”、751名“直辖市议员”、1018名“县(市)议员”、529名“乡(镇、市)长”、21名“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长”、3443名“乡(镇、市)民代表”、98名“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15040名“村(里)长”,共计20993名候选人完成登记。根据“中选会”安排,10月16日前将完成候选人资格审查,符合资格的候选人将由各地方选举委员会于10月19日办理抽签。

从候选人登记的情况来看,县市长选举仍然是国民党、民进党两大党主导。在22个县市,国民党全部完成提名,提名的候选人分别是台北市丁守中、新北市侯友宜、基隆市谢立功、桃园市陈学圣、新竹市许明财、新竹县杨文科、苗栗县徐耀昌、台中市卢秀燕、彰化县王惠美、南投县林明溱、云林县张丽善、嘉义市黄敏惠、嘉义县吴育仁、台南市高思博、高雄市韩国瑜、屏东县苏震清、澎湖县赖峰伟、宜兰县林姿妙、花莲县徐榛蔚、台东县饶庆玲、金门县杨镇浯、连江县刘增应。

民进党提名金门、连江、苗栗之外的19席,分别是台北市姚文智、新北市苏贞昌、基隆市林右昌、桃园市郑文灿、新竹市林智坚、新竹县郑朝方、台中市林佳龙、彰化县魏明谷、南投县洪国浩、云林县李进勇、嘉义市涂醒哲、嘉义县翁章梁、台南市黄伟哲、高雄市陈其迈、屏东县潘孟安、澎湖县陈光复、宜兰县陈欧珀、花莲县刘晓玫、台东县刘棹豪,苗栗县礼让无党籍徐定祯。国、民两党之外,登记参选的知名无党籍或其他党籍的候选人有台北市的现任市长柯文哲、新竹县民国党的徐欣莹、台南市林义丰、嘉义市脱离国民党参选的萧淑丽、台南市脱离民进党参选的苏焕智、许忠信、新竹市脱离民进党参选的谢文进等等。

在“县市议员”“乡镇市长”“村里长”部分,国、民两党虽然提名人数较多,但众多小党及无党籍候选人大量出现,形成“各家争食”的热闹局面。亲民党、新党、时代力量、绿党、社会民主党、树党、中华生产党、劳动党等小党纷纷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企图在岛内政治版图中“分一杯羹”。尤其是在“柯文哲效应”的带动下,时代力量等之前从未参选过“县市议员”的小党纷纷赶赴全台各地布局,提名多位“县市议员”“村里长”候选人,喊出“打破蓝绿、无色救台”等口号,互相结盟、串联,试图在国、民两大党的夹杀下“抢食岛内政治地盘”,扩大自身政治影响。

民进党得票率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

此次选举是在蔡英文当局施政满意度节节下滑、岛内“反蔡”“反民进党”民意持续累积的“政治大环境”下进行的。岛内舆论普遍评估,目前无论是岛内“政治环境的大气候”,还是各个县市的“政治小气候”都对民进党不利,民进党要想延续上次选举时的辉煌,达成“力保四都、稳住13县市、抢攻新北”的选举目标几乎不太可能。

首先,蔡英文当局施政成民进党选情最大包袱。蔡英文执政两年多来,内部问题“千疮百孔”,一系列改革政策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造成许多新的问题,加剧了岛内不同阶层、族群之间的矛盾。“年金改革”、“挺同婚”政策、“劳工休假政策调整”、“前瞻计划”、所谓的“转型正义工程”等等,要么政策前后不一,“自打耳光”,要么充满政治斗争思维,激化社会矛盾。而在两岸关系与对外关系处理上,蔡当局更是因为奉行“柔性台独”路线、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陷入僵持对抗局面,也使得台湾对外关系面临“处处碰壁”的窘境,最终使 “维持现状”成为一句空话,台湾民众的实际利益严重受损。蔡当局一系列执政失误造成岛内民众对其不满越积越多,成为民进党选举的最大包袱。目前随着岛内选民“要用选票教训蔡当局、教训民进党”情绪的日益发酵,民进党的选情将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其次,民进党多个地方执政绩效不佳,或将成为“地盘丢失”的主要因素。民进党在此次选举中面临的另一个“黑天鹅”因素,便是多个地方县市执政绩效严重不佳。例如此次选举被外界认为很可能“由绿转蓝”的宜兰县、彰化县、澎湖县、嘉义市、台中市,都是由于民进党现任执政县市长给选民“交出的答案”实在太差。据《远见》杂志2018年“县市长执政满意度”民意调查显示,以上民进党执政县市的满意度、支持连任的比率均未超过五成,其中澎湖县长陈光复的民意支持度“最后一名”,支持连任比率仅有34.2%;嘉义市长涂醒哲的执政满意度“倒数第二”,支持连任比率仅有37.6%。由此可见,“变天”氛围已经出现在以上这些民进党执政县市,未来若民进党候选人拿不出令选民满意的成绩,丢掉这些地盘的可能性很大。

国民党席次有望增长,大胜难度较大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国民党有望借助民众对蔡当局执政的不满,稳步提升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走出上次县市长选举时“只获得6席”的谷底,但因自身政党改革成效并不显著,政党形象改善有限,“大胜”的难度仍然很大。

国民党在此次选举中面临的“政治大气候”十分有利。首先,民进党执政的不力很可能让一部分中间选民重新流向支持国民党。比如,民进党相对占优的青年选票出现大量流失状况。民进党上台后依旧未能改善年轻人薪资低、失业率高、房价高、岛内贫富分化严重等社会问题,让广大年轻人 “期望变成失望”,丧失了对民进党的信任与支持。

此外,原本期待民进党能“维持两岸现状”的中间经济选民,在看到“维持现状成为一句口号”,台湾的旅游观光业、农渔业者因为两岸关系紧张、陆客减少、大陆对台采购减少的“一片惨状”后,看清了民进党无法维持两岸稳定繁荣的面目,将很大可能重新支持较能稳定两岸关系的国民党。其次,民进党执政对蓝营支持者的政治打压更起到为蓝营“固盘”作用。民进党上台后,自认为“军公教”等群体是传统的蓝营支持者,便将“改革的屠刀”毫不留情地挥出,大幅削减“军公教”群体的退休金,引起军公教群体强烈反弹。强烈的危机意识,使得原本隐藏的“蓝营支持者”重新回流。

国民党要想达成“县市长席次过半”的选举目标难度不小。目前,国民党在新北市、连江县、南投县、花莲县、苗栗县选情较为稳定,但在嘉义县、屏东县、桃园市、台南市、新竹市、基隆市、高雄市等民进党执政的县市,虽然选情有所提升,得票率有望冲高,但重新拿回的难度依然很大。而在台中市、宜兰县、澎湖县、彰化县、嘉义市等民进党执政的县市,国民党虽然看到胜选的希望,部分县市的选情也呈稳定领先状况,但要想拿回地盘,也必须克服蓝营内部分裂影响,付出更多努力。此外,在原本国民党执政的新竹县、台东县,同样由于党内出现分裂状况,若无法弥补内部裂痕,不排除丢掉的可能。总之,国民党的选情虽有所好转,但要想达成“县市长席次过半”的目标仍有一定难度。(主编王义伟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