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实现四大平衡

作者:王晓薇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07 19:40:15

摘要: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实现四大平衡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实现四大平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8月5日,中国政府公布了一份关于《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从这份由四个部分组成,共3498字的说明稿件中可以看出,战略与经济对话这种模式在经过中美多轮话语权攻防转换之后,平衡双方权益已经成为了重要基调。


消费与储蓄的平衡
    究竟是美国过度消费还是中国大量储蓄导致了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是此前中美双方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在《说明》的第一部分里双方便达成了平衡——美国将增加储蓄,中国将扩大消费。美方计划通过鼓励家庭储蓄来降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以及改革卫生保健体系,控制企业和政府不断上升的卫生保健成本等政策,在2013年前将联邦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降至可持续水平。而作为中国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早在中国的计划之内。在实现消费与储蓄的平衡过程中,中美双方还表示,将会对各自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给国际经济带来的影响做好及时的交流与沟通。


金融权力的平衡
    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是此前多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老话题,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注入了新的元素——要求美国加强金融监管。在《说明》中美方对全面的金融监管予以了详细阐述:美国政府将确保所有对金融体系造成重大风险的金融企业都受到良好监管;主要金融市场能够承受系统性压力和大型机构倒闭的影响,出现问题时政府拥有所需的工具进行快速有效反应;继续有力监管政府支持企业(GSEs)。通过国会的行动,确保政府支持企业能够履行财务责任。同时,美方还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具体实施定下了时间点:美国承诺将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向公众和国会公布监管成果。
    在美方的诚意与保证下,中方也以在推动利率市场化和消费融资,将QFII投资额度扩大至300亿美元并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增加可进行A股经纪、自营交易以及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的合资证券公司数量,以及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和中国公司在彼此证券交易所上市等方面,对扩大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作出了回应。
    除此之外,中美双方在维护IMF作为全球金融稳定和增长的核心角色与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国际金融机构中享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方面,也达成了共识。


债务关系的平衡
    对于首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核心议题——美国政府的庞大财政赤字问题,在此次《说明》中,中方并没有过多透露。但是在中方“缄默”的关注下,在美国财长盖特纳的连续四次承诺后,美方已经加大了削减财政赤字的实际行动。8月6日,美国财政部表示,受经济整体环境好转影响,政府对企业的救助规模有所减缓。因此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比预期减少了180亿美元,为3430亿美元,而第三季度计划向市场发行的债券规模也将远低于预期中的5150亿美元,为4060亿美元。在下调发债规模预期的同时,美国政府还计划加大保值债券的发行比例。据知情人士透露,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方已经向中方承诺未来有可能将会发行更多的通货膨胀保值债券(TIPS)。“TIPS是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挂钩的债券,其最为吸引市场的特点是,在通胀发生时,这种债券的本金及其利率都不会受到损失,可以相对减弱由通胀带来的美国国债价格缩水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投资者持有这种债券比持有普通的美国国债更具安全性,美国政府增发此种保值债券也为中国投资美国国债增加了另一种选择。”


贸易的平衡
    《说明》中最多的对话成果隐含在贸易与投资领域中。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贸易保护抬头的背景下,中美通过对话形式力图改变全球贸易中的失衡现象。双方不仅呼吁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按照多哈发展回合的授权,在包括谈判模式有关内容在内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于2010年达成一个积极平衡的协议,并且再次强调了对于G20峰会开放全球经济的承诺。
    在中美贸易之间,对于各自的主权财富基金以及政府采购项目,双方都做出了“无歧视”的承诺。美方表示将加快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GPA)的进程。中国将在2009年10月前向WTO政府采购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如果申请一旦被批准,那么对于在2008年2月美国国会所通过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中国商品也将拥有“豁免权”。
    而中美贸易之间最大的平衡——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更是在《说明》中被明确,美方将考虑通过中美贸易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从双方的多年磋商,中国在市场改革方面的不断进展以及美国先后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例如俄罗斯的市场发展标准等方面来看,我认为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可以为中国在贸易自由化之路上走得更远提供条件。”
    同时,袁鹏预测,已经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定下基调的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最快很有可能将在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0届中美贸易联委会上实现。“两个月后的中美贸易联委会作为中美双方战略对话的具体执行会议,无论在规则制定上,还是时间缓冲上,都无疑是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最佳时刻。”袁鹏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