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借壳上市 民营快递转战“大物流”
(摄/王潇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2月24日上午9点,马鞍山鼎泰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鼎泰新材)正式更名为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顺丰控股),从而完成了借壳上市的最后一步。
构建以顺丰控股为核心的快递帝国却依然低调行事的王卫24日上午现身深圳证券交易所,这位身价已过千亿的新贵一如此前10多年里那样低调行事,完成敲钟仪式之后匆匆离去。
在上市前,已经实质上被顺丰控股资本注入的鼎泰新材发布了更名前的最后一份财报,借助顺丰在快递领域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了2016全年41.80亿元净利润,即使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达到26.43亿元,大大超过了此前在招股书中提出的21.8亿元承诺业绩目标。
顺丰控股方面表示,自2016年5月正式进入借壳上市流程以来,顺丰控股主要在管理流程的优化、人员优化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内部调整。而定向增发募资的80亿元则将投入顺丰航空的航材购置及飞行支持项目,同时还将投资于冷运车辆与温控设备采购项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项目、中转场建设项目。
这一计划也符合顺丰控股一贯以来的发展思路。顺丰控股是国内最早开始建设自有货运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目前已经拥有包括宽体和窄体货机在内37架规模的货运机队,正是这一初期投资巨大的战略决策使得顺丰在快递产品的递送效率上始终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同样,在冷链业务方面的投资也是瞄准了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只是从顺丰速运每年在递送大闸蟹业务上的市场占有率这一角来看,这样投资显然已经开始收到丰厚的回报。而在技术领域的投资同样也是提升运行效率的关键,从顺丰速运最早在门到门端提供电子巴枪和电子运单服务,以及巨量投入到转运中心设施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看来,持续的投入也有助于在这个领域持续保持优势。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数据显示,2016 年快递行业延续强劲增长态势,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 亿件,同比增长51.3%,业务收入近4000 亿元,同比增长43.5%;未来在消费碎片化、农村网购渗透率提升以及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下,预计未来3年快递行业仍将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
而顺丰控股完成上市,也造就了民营快递“五巨头”开始逐步脱开早期圈地为目的的竞争阶段,开始进入建造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新阶段。
顺丰速运方面表示,未来在物流方面,将进一步完善中转配送网络,保障快递产品的及时率与安全性,同时,冷运业务与仓储配送业务的扩张也丰富了顺丰控股快递物流产品的多样性,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多样的与更为可靠的快递物流产品。
顺丰控股同时还将对无人机、车联网等下一代智能物流技术的投入也将革新未来物流配送方式,降低快递配送成本与提高运输过程的可靠性。
今年内,顺丰控股参与建设的湖北鄂州专用货运机场也将开工建设,并将在2020年投入使用,这也是亚洲目前规模最大的专用货运机场。顺丰控股通过投资并主要参与建设这个机场,开始打造一个像联邦快递的孟菲斯枢纽以及UPS的路易斯维尔世界港空运集散中心模式的货运母港。
责任编辑:于玉金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