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拉锯想象,美国经济陷入患得患失

作者:梁婷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12 22:45:45

摘要:在全球经济都被深拽入低增长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时,美国经济自然被赋予了太多的“期待”。然而,一轮一轮数据下来,外界对美国经济的“想象”就如同对美联储何时加息一样,坐上了过山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梁婷婷 北京报道

在全球经济都被深拽入低增长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时,美国经济自然被赋予了太多的“期待”。然而,一轮一轮数据下来,外界对美国经济的“想象”就如同对美联储何时加息一样,坐上了过山车。患得患失,似乎已经成为了阅读美国经济指标后必然的情绪。无论是6月和7月此起彼伏的非农数据,还是在第二季度拉下一个深V的GDP,抑或是7月ISM制造业PMI,甚至是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非农生产力数据,都在提示着,美国的经济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的“扶摇直上”。或许,把现在的美国经济比喻成一个正在气喘吁吁爬楼的人,似乎更为恰当。

数据参差不齐

放眼望去,美股不断创下的新高,无疑是一直以来激发关于美国经济扶摇直上的想象因素之一。自今年2月以来,无论是标普500还是纳指都一路演绎着急速上扬的曲线。6月英国脱欧短暂的下挫后,标普500已经反弹了近7%。纳指也在上上周五创下了新高至5225点附近。而强劲的美国第二季度财报,更是加强了美股似乎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伟岸”形象。以标普500的公司为例,如果说第一季度曾经录得的每股营收近6%的下跌实属不佳的话,通过一个季度的调整,已经公布财报的标普500企业,每股营收的缩水已经收窄至了2%。并且根据UBS的计算,2%的缩水中,很大因素还要归咎于能源企业的亏损。如果剔除掉全球能源价格下跌写下的负数字,标普500 的企业实质在第一季度只亏损了1%,在第二季度则反而录得了2到3个百分点的增长。描绘出美国经济伟岸形象的,当然远不止美股不断写下的新高。从美国已经在5%以下的失业率,到稳步上升的新屋开建以及成屋销售等系列数据,似乎都在不遗余力地“讲述”着美国经济快速上升的势头。

然而,首先是5月份的非农就业意外跌到11万,虽然随后的6月和7月数据成功挽回了5月出人意料的尴尬局面,但5月非农就业突然收缩的事实,仍然让美国就业市场这个美国经济关键指标的强劲形象被打上了问号。紧接着,又是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只有寥寥1.2%,远低于预期。两轮关键数据下来,外界开始幡然醒悟,意识到美国经济的健康程度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紧接着,一组ISM数据又一次强化了美国在经济上升中遇到的疲软。根据美国的官方数据,7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5.5,不及预期的55.9,更是远低于6月的56.5。7月ISM制造业PMI也从6月的53.2下滑至了52.6,不及预期值53.0。这表明,美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部门的扩张速度,在7月份都双双出现了下降。

非农生产力下滑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劳工部8月9日公布的衡量每个工人每小时劳动产出的生产力指标——非农生产力,在第二季度出现了连续第三个季度的下滑,创1979年以来的最长连续下滑,下滑速度创下了1993年以来的最高。根据劳工部的数据,第二季度非农生产力的初值为-0.5%,远低于了预期的0.4%。在5月非农就业和第二季度GDP两组数据让外界大跌眼镜之后,非农生产力本可以波澜不惊地被一笔带过,然而非农生产力连续下滑的背后,暗示的一个现实却不容忽视,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下降以及劳动成本的攀升,美国企业的利润正在受到威胁,而这可能随之会带来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瓶颈及就业增长的放缓。如果真的按照这个逻辑走下去,美联储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加息的步调。

众所周知,经济之所以得以增长,是通过每小时工作单位产出的物品或者是服务得到持续的增长,或者是总的工作小时数增长来实现的。然而,在外部需求(不论是国内抑或是国外)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企业不太可能追加投资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再加上目前美国劳动力薪资水平不断攀升,企业不得不把原本可能应该用在提高生产效率上的资金,转用在填补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上。而企业的投资自古以来就是生产力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企业投资的缺位,使得生产力难以获得实际的提升,经济的增长也就随之面临着挑战。而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力没能得到提升及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双重压力下,盈利能力面临挑战,这可能会导致美国目前已经实现的就业的增长将得不到更有力的持续。

因此,美国第二季度非农生产力远不及预期的结果出炉后,外界有相当多的舆论认为,美联储不得不将重新布阵,在7月份25.5万非农就业后本应该相对明了的加息节奏,这一次又可能被重新打乱。日前,美林就分析称,美国的老龄化已经使得更有经验的劳动力正在不断退出劳动力市场,现在又加上因为缺乏应有的技术革新投资而带来生产力持续的下降,美联储的利率可能要比他们之前设想的温和加息的步调还要“温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